财务管理

0

UiPath VS UiBot:RPA工具初步比较

写在前面

这几天一直发武汉肺炎疫情方面的文章,搞得我自己也很心累。今天下午写了大半天,写了一篇介绍RPA的文章,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学习、思考、行动、进步!

==================

最近两周赋闲在家就研究RPA工具(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这两年RPA市场爆发,出现了很多RPA工具,看得真是让人头大。

不过我挑过来选过去,最终选定了UiPath(国外)和UiBot(国内),因为这两个版本都有免费版本或者加引号的免费版本。

说实话,我断断续续地研究了两周也只是有个初步的了解,在这里先做一个初步比较,等着以后深入学习了以后再回来跟新帖子,毕竟掌握一门工具需要时间去了解细节和形成立体的使用体验。

两家公司的基本情况

1. UiPath

2005-2011年,UiPath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成立,公司初始名称为DeskOver,主要业务为自动化脚本。

2012年,转型(Pivot)做RPA工具

2013年,UiPath桌面自动化产品发布

2015年,UiPath企业自动化平台发布,公司名称改为UiPath;在美国注册成立

2016年,推出UiPath Studio免费社区版:6个月内用户数量超过1万人

2018年,Forrester Wave™ RPA排名第一;福布斯Cloud 100排名第14位

2019年,员工人数超过2,900,拥有25万名开发人员的社区,全球2,700家客户,500强里有一半是他们的客户

2. UiBot

2015年,来也科技由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博士团队发起,致力于做人机共生时代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公司。核心技术涵盖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流程挖掘、自然语言处理(NLP)、智能对话交互、文字识别与图像识别等。公司已获得数十项专利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17年,公司面向企业客户推出B端产品—智能对话机器人平台 “吾来”。

2019年,来也科技与奥森科技合并,携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UiBot”,进军RPA+AI市场。

注意:

  1. UiBot是奥森科技(按键精灵创始人就是这家公司的CEO)开发的,后来奥森科技和来也科技合并了,按键精灵创始人担任联席CEO。
  2. UiBot也叫按键精灵企业版(根据按键精灵论坛里的广告所示)
  3. 这个版本无法安装:UiBot Store_1.0.0_anjian_V2019.12.06.1534

Logo比较

我有一点比较介意,为什么UiBot的名字跟UiPath很像,Logo也很像,连配色都是一样的,UiPath比UiBot早好几年啊,不尴尬吗?

安装包大小

请看下图,UiBot比UiPath两个模块加起来还大600多M。

相关资源规模

百度搜索UiBot结果:690万条结果

百度搜索UiPath结果:162万条结果

谷歌搜索UiBot结果:54.6万条结果

谷歌搜索UiPath结果:637万条结果

UiBot是中国团队做的,在中文世界里比较火;

UiPath是国外团队做的,在国外比较牛,不过中文社区做得也挺好,目前难说哪个好。

合作客户

UiPath:好多外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大部分500强公司,在外企工作的朋友用UiPath可能好些。

UiBot:政府、大型央企、本土的一些银行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在本土企业工作的朋友推荐用UiBot。

软件界面

UiBot:软件界面很简洁,配色跟UiPath差不多。。。界面有抽奖啥的,这样不奇怪,中国的免费软件都是这样的,谁让咱们没掏钱呢!


UiPath:软件界面跟Office套件、Mindjet MindManage导图软件等差不多,典型的微软风格,很容易适应。

功能

这两个软件我都安装了,感觉基本功能确实类似。

UiBot:我安装了UiBot后发现无法运行示例程序。我稍微写了个打开网页的功能,发现报错,但是到网上搜不到答案,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RPA工具还处在早期。

虽然UiBot网上有教程和社区,也有文档(感觉团队很用心),但是不知为啥,感觉不是太好上手,可能是我点儿背。

UiPath:示例程序都可以运行,写了个小功能也可以实现。当然我不是说UiBot不好,可能是巧合或者我的电脑有问题。

这里请注意,用UiPath需要英文功底,虽然UiPath有中文官网,软件也支持中文,网上也有不少中文资源,但是它毕竟是个国外的软件,有很多问答等英文资源,如果英文不好或者不喜欢读英文,还是建议选择UiBot。当然Uipath也可以将软件语言设置为中文。

结论

其实我没有真正比较出UiBot和UiPath哪个更好。两者Logo和配色接近,基本功能也差不多,但是在使用细节上应该有很多区别,这还需要我慢慢发掘。毕竟UiPath比UiBot早三四年推出桌面自动化软件。做过开发的朋友应该知道,三四年对于技术开发来说是很长时间了。

最后我选择了UiPath

我最后选择了UiPath,因为我有阅读英文资源的习惯,也有很多咨询圈里的朋友,再加上我觉得UiPath起步早,所以我个人倾向于用UiPath​。

以上仅供参考,由于RPA工具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所以有说得不对或者误解的地方欢迎各位高人指正,感激不尽!




本文转自 简书,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62106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