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0

RPA系列:为什么会有RPA?

头像
张迅

有人私问,统一回答。

RPA核心是模拟人的操作、模拟人的操作、模拟人的操作,重要的事情说3遍。

这种模拟通常是基于操作界面(UI)的,所以当年Gartner总结RPA三大类关键技术时,明确把“Integration via UI”作为第一项。

这一项,是RPA优势和劣势的根源。

先模拟个场景。

员工A对技术部的开发工程师小z说:”我有个需求,要从X系统下载报表没接口,只能页面下载。下载的数据还要整理一下,最后邮件发给别人,每天一次。虽然每次只花10分钟,可天天重复做,我都要烦死了。”

小z说,小case,我分分钟给你搞定,随即用某语言(Python最近很火,就它吧)实现了一个小程序,程序就在A的电脑里运行,运行一次只要几秒,A很高兴。

员工B也有类似的需求,小z处理方式也类似,绝大部分代码只要ctrl+C/V就ok了。员工B甚至比A还高兴:“程序做的又快又好用。z哥威武!”

过了段时间,A找小z,“现在有新要求了,邮件发送从一天一次,改为上下午各发一次”。小z很快就改了程序。

B也找小z,"z哥,老板要求,邮件cc给他,并且一周一次就行,在工作时间发啊。"

小z有些苦恼,“算了,我做个任务调度器,你们自己配置程序运行时间吧。”

这时,C也找小z,小z说:“明白了,我把这个小程序运行的管理能力放在服务端,这样大家都能用。什么,你的程序只能你自己用?好说,我加个权限管理就OK了。啥?你也用发送邮件功能,好好,我抽象个邮件组件,大家公用,我也省事。还要看看发送成功了没有,没问题,我加个日志。卧槽,还要操作excel?还有啥???”

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小z最后一个做了一个完整的工具,有任务调度、有权限、有日志,甚至还做了个“拖拉拽”的流程编排设计工具,而这,基本就是rpa的雏形了。

这个场景熟悉么?反正,当年某熟人(非朋友)遇到的就是类似问题。

大概体会一下:

  • 员工A、B、C都有重复性的工作。小z为了满足众人的需求,最后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
  • 这个完整系统现在不用小z做了——RPA厂家已经提供了,小z只要开发机器人流程(bot)就行,这就简单很多了,小z也轻松了;
  • 甚至A、B、C自己就有可能开发简单的bot了,就没小z啥事了

也有些深层次的问题:

  • 小z是自己公司的人,才能及时应对A、B、C的需求变更;这变相说明,RPA卓越中心的重要意义,因为谁也不想上生产的系统出问题,除非说自己的工作不重要;
  • 不是的话,厂家/SI也应该想办法把客户的某个人变成小z,至少让客户有维护的能力,特别是大客户;
  • 流程尽可能短,并且bot对接的系统中,多数方(甚至是绝大多数)的变化是可控的,这样运维的时候问题会少很多;

如果公司觉得小z干的不错,让他去运维RPA,可能出现的场景:

  • 小z在短时间可能会很喜欢RPA
  • 长期让他做rpa开发,就有难度了——开发rpa流程(特别是短流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低端的、重复性的工作,说穿了,RPA就是一个低代码开发平台,uipath都提出”人手一个机器人“的概念了,他能高端到哪儿?某大行省分行负责PRA实际开发的人,已经换了好几茬了,都是主动要求换岗的,注意,不是升职了,只是同一技术部门换岗而已。


本文转自 简书,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70078426,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