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K12 学科培训退潮,职业教育迎来风口。不论是政策利好还是供需变化,种种迹象表明,职业教育迎来高光之年。
一方面,如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学科培训头部机构,纷纷宣布加码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一系列利好政策频出,为职业教育赛道上的选手们铺开了亮相「红毯」。
职业教育势头之热,如烈火烹油,展望未来,教育行业如何找准航向,贴近政策监管的方向和要求?如何在技术赋能之下、产业升级之中,转危为机、迭代进化?
《2022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通过详细的行业梳理,以及对职业教育领域内多位顶尖专家的访谈,系统解读职业教育行业的当前格局和未来趋势,并对职业教育典型赛道进行分析和展望,为职业教育企业和投资人提供行业参考。
本文整理了公考,金融财会培训,IT培训三个赛道作为例子:
公考
公考热度居高不下,国考自 2013 年以来参考人数均过百万;省考人数逐年上涨,2020 年参考人数突破 400 万人。根据东方财富证券研究院测算, 2013 年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市场规模仅 52 亿人民币,2017 年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市场空间逼近百亿人民币,预计 2022 年将突破 200 亿人民币。
公考培训趋势
1、品牌化优势明显
公考赛道目前头部公司优势明显,且相对于其他招录考试而言,更容易做到标准化,公考赛道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强。
品牌优势有助于企业降低获客成本,吸引优质师资人才,同时,当品牌效应延伸至其他赛道,有利于形成产品间协同效应,造就综合性品牌优势。
公考赛道龙头企业通过自身在管理、研发、运营和渠道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可以进一步巩固品牌优势,形成正循环,而新入局公司则可通过差异化定位,瞄准细分人群,进行差异化的品牌塑造。
2、下沉市场空间广阔
公职类招录岗位的大量需求来自于地级市和县,因此,下沉市场公考培训空间广阔,值得关注。以山东省为例,2021 国考山东省招考人数为 1,292 人,非省会地区招考人数为 1,120 人,占比达到 87%。一些地区的公考招录比甚至超过省会城市,竞争激烈。
近年来,公考龙头都在加速下沉,中公截至 2020 年度已有 1,669 个直营分部和学习中心,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及 319 个地市,比 2019 年末增长 51%。粉笔教育等利用线上的高性价比课程布局下沉市场,迅速起量。
3、OMO(Online-Merge-Offline,行业平台型商业模式)
线上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教学服务,线下面授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沉浸、专注的学习环境。OMO 运营模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也能保持企业安全稳定且高效地运营,是当下公考赛道的普遍选择。
线上向线下布局:以粉笔教育为例,其 2020 年开始加大对线下渠道的建设力度,加速下沉至各个地市、县区开设学习中心,以便为学员就近提供良好的线下学习环境。
线下向线上布局:以中公教育为例,2020 年其线上营收 29.05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80.56%。线上培训营收在整体营收的占比从上年同期的 11.29% 上升到 25.94%。线上培训人次接近 300 万人,增长超过六成。
金融财会培训
按照用户属性来划分,金融财会培训市场分为 2B 端和 2C 端。
2C 端主要包括金融财会考证培训、金融实务培训、财会实操培训、金融招聘考试培训,其中考证培训贯穿职前和职后;
2B 端包括企业财税培训、金融机构培训、CFO 高端会议与金融高端人才培养,企业财税培训与金融机构培训属于企业培训,目标在于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及工作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CFO 高端峰会与金融高端人才培养主要针对工作 8-10 年以上的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高管人员参加 CFO 峰会与高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着眼于未来商业发展趋势、增加人脉关系等。
2023 年金融财会考证培训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60 亿人民币。国内外各金融财会证书考试报名人数如下表所示,其中,客单价的统计是根据行业内代表性公司的平均客单价计算的,参培率是根据不同品类的实际情况估算的。估算出不同证书的未来三年不同的增长率,假设参培率与客单价不变,预计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金融财会考证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252.95 亿人民币、303.55 亿人民币及 364.26 亿人民币。
【金融财会培训市场发展趋势】
1、金融财会培训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经济及就业环境保持相对严峻状态,每年近千万的新增就业人群中,财会金融类毕业生超过四分之一,就业压力下对于职前考证和就业培训的需求稳步上升,在培训业务上由单纯的考证及实操培训到提供实习和就业支持服务。
另一方面,财会金融岗在职人群的晋升压力和企业的盈利弱化压力,使得面向 B 端市场的财税实操培训和企业内训成为业财融合背景下的潜在需求。
2、线上、线下融合,拓宽学习场景
线上、线下模式加速融合,教育 + 科技应用拓宽金融财会培训市场的学习场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头部机构都开始加速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期望借助教育 + 科技的手段改造教学流程,拓宽财会培训技能学习场景,提升教学效果。在直播、录播、双师、面授、AI 互动等教学形态上相互结合,从课前、课中、课后、项目、考试等全流程数据覆盖。
另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成为机构商业模式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
3、扩赛道、扩品类成为增长共识
金融财会培训各单一赛道市场天花板较低,扩赛道、扩品类发展已成共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各金融财会培训品类的结合。(2)延伸至其他金融财会培训领域。(3)向其他职业培训赛道拓展。
行业龙头逐渐向产业链后端延伸产品与服务,提供如求职和就业辅导等服务。对于金融财会培训机构而言,沿着赛道产业链延伸构建「招生 + 培训 + 就业 + 就业后社群」完整商业闭环渐成趋势,也是拉长学员生命周期的有效方式。
4、市场格局两极分化
行业头部机构占据大部分高端金融财会培训市场。主要原因:(1)随着课程线上化的发展,学习场景不再局限于线下,行业头部机构的课程交付不再受地区的限制。(2)高端金融财会课程客单价高,需求旺盛,但对机构的师资和能力要求高,中小机构难以提供优质的高端金融财会课程。(3)高端金融财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学习自控性强,线上学习接受能力较强,对机构品牌和师资能力要求较高。
众多小型机构占据低端金融财会培训市场。三四线城市分布广,头部机构进入成本相对较高,且各地方金融财会培训机构有地缘优势。
IT 培训
IT 培训是指让受教育者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过程,根据「是否颁发学历证书」可划分为学历 IT 培训和非学历 IT 培训两类。
非学历 IT 培训以民办机构为主,按学习目的可以分为以通过 IT 认证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培训和以 IT 技术学习、提升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本部分内容以非学历 IT 培训为主)
【IT 培训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传统 IT 技能培训市场规模历年来不断扩大,到 2020 年市场规模达到 480 亿人民币,预计 2022 年 IT 培训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600 亿人民币。
随着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对 IT 技能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与之相应,泛 IT 职业提升市场伴随着用户基数的不断增加也会快速增长。以中国泛 IT 职业教育提升市场规模 = 从业人数 × 参培率 × 客单价进行估算,当前中国泛 IT 职业教育提升市场规模约为 589 亿人民币;之后随着从业人数的不断增长,到 2022 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600 亿人民币。
非学历 IT 培训市场规模随着传统 IT 技能培训与泛 IT 职业提升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升,在 2021 年突破千亿,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与前景巨大。
【IT 培训行业发展趋势】
1、打通 IT 培训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的闭环
就业一直是 IT 培训的难题,IT 培训机构与就业平台和用人企业合作,从企业用人需求端出发,共同解决就业问题,加强 IT 培训的刚需属性。众多 IT 企业提供就业支持服务。以拉勾教育为例,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拉勾教育用独有的培养模式筛选培养人才,再经由拉勾猎头团队将人才输送至用人企业,以此形成人才、用人企业与拉勾教育间的完整闭环。
2、新科技人才短缺,IT 培训新科技化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 IT 培训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需要,企业需求与 IT 培训供给的矛盾日益显著。我国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方向面临大量人才短缺,以物联网为例,有调查显示,至 2025 年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总量将超过 1,600 万人。
供给端,虽然 IT 从业人员日益增多,但新科技方向 IT 人口缺口仍巨大,IT 培训机构应该不断创新课程满足新科技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能力。
3、职后市场前景巨大
IT 培训服务不只是单次的就业培训,学员的后续职业提升培训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传智教育的学员调查显示,51.7%的学员表示有后续在线学习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求。
职后培训市场不仅可以增强学员的粘性,还能延长学员的生命周期,提高客单价,促进培训企业长远发展。
4、突破空间限制,线上 IT 培训前景巨大
相较而言,IT 培训学员与互联网联系更加紧密,线上化培训接受度更高,付费意识更强。
线上 IT 培训可突破空间壁垒,解决传统 IT 培训名师匮乏、教学时空限制、学习周期间断等问题,从而获得快速发展。
IT 培训职后市场巨大的前景对应的是学习时间相对碎片化的学员,线上学习凭借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员的零散学习时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转自 简书,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aac38deb58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