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财务人员,总抱怨自己的工作很乏味。在日复一日的事务处理中埋头苦干,满足于流程机械的套路模板,渐渐失去了工作的乐趣。今天SUNNY就想和大家分享,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快乐!
大家知道财务部门是什么部门吗?是决策部门?还是执行部门?
都不是,告诉大家,准确的职能定位,财务部门属于沟通部门。所以,作为承担财务工作,特别财务BP,沟通的工作就是重中之重。自己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在分配自己日常工作的时间,制定工作计划时,要把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放在沟通上。
1、和谁沟通?当然要和业务对象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包括业务部门、采购部门等。
2、为什么要沟通?因为流程是死的,而通过有效的沟通,能了解业务的实质、细节,从而给业务部门提出更好的建议。
而所谓的流程,就是设置一些环节,节点,通过这些节点,搭建起我们和业务人员沟通的机会与渠道。否则,别人为什么要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要征询你的意见呢?因为需要你审批,需要你过单,流程的作用就这么简单!请问听明白了吗?
如果还不明白,没关系,再举个实际工作的例子。比方说,采购流程。公司的流程图是这样设置的:

有了这个流程图,似乎一切都写得明明白白,什么情况下,如何走流程,需要填写哪些单据,好像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吧。
可是,到业务员实际操作时,还是会提出疑问的。比方说,为销售而进行的采购,我们的流程设置是需要先关联销售订单,通过销售订单,提出采购申请。即有了买家,我们再购入货物,然后进行销售。那么业务员说,可是我现在还没确定买家,那如何走流程呢?
这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对哦,好像没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这流程是否有漏洞呢?是否应该从业务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帮他们走通流程。例如,可以告诉他们,既然销售采购走不通,你们可以先走普通采购流程,一样可以先支付供应商的款项,等货物购入后,确定了销售客户,建立销售订单,然后再把货物转为销售采购。似乎这种方案也是合情合理。而且,可能还觉得自己帮业务解决了实际问题而洋洋得意。
但是仔细再想一下,不对哦,公司设置这样的流程是有道理的。那万一,按业务员说的那样,未确定买家,就自己先垫支购货,这岂不是要公司承担风险吗?万一卖不出去呢?对于设备而言,这可不是小数目。
怎么办呢?我们这时候要做的,即是积极地去和业务员做进一步沟通,问清楚,为什么要先着急进货,然后如果和公司流程有冲突,不只是和业务员确认,还需要进一步和他们的主管沟通,让他们知晓这个风险,公司是否可以承担,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出决定。这个过程,就是审批,也是沟通的过程。和业务沟通的同时也要和财务核算部门确认,万一真的公司决定还是先采购,那么从普通采购转为销售采购,流程单据的记录是否可行。哪些流程细节需要做出调整?
从这件事,我得到的体会是:
一、对公司流程要有深刻的理解,知道流程设置的初衷和原因,把底层逻辑理解透彻,才能最大程度地防范风险和失误,让流程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沟通的过程就是分析判断的过程,要多思考,不放过任何细小的疑点,认真的与相关各方确认求证清楚。审核并不是让你点一下鼠标,签个名,过单完事。重点是明白业务的实质,分析是否合理。这就是我们专业判断的过程。你的水平,取决于你的思考判断力,还有你的经验常识。
三、这样的沟通工作,虽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也是让你的财务工作变得有意义,有乐趣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