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又出现一个新冠后遗症
许多人表示
阳了之后皮肤出现异常
杭州萧山一网友发帖称
阳后的第六天,双腿惨不忍睹
楼主晒出的照片
有网友表示
这可能是过敏性紫癜
自己之前得过
也是这个样子
丨网友:阳了之后皮肤出现异常 丨
也有一些网友说
自己阳了之后
身上皮肤出现色素沉着
甚至是红疹子
有的奇痒无比
不少网友拍下照片
在皮肤专家的账号下
咨询自己的情况
丨医生: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者药物过敏丨
浙大一院皮肤科副主任乔建军主任医师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全身免疫反应,会带来一些皮肤上的表现。这些患者中,一部分与病毒感染相关,如玫瑰糠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一部分是因服用药物引起的。
感染新冠又发“疹”
医生:退烧药副作用要警惕!
在上海嘉定区中医院 皮肤科
和萧山这名女子类似的情况还真不少见
最近有不少的患者因为
浑身瘙痒前来就诊
而究其原因,除本身有皮肤疾病之外
大多都是服用过退烧药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大多数患者皮肤上,都有密集的红色斑疹冒出。询问病史后,患者表示在发疹之前都曾服用过布洛芬、泰诺等药物。
医生介绍,这种现象称为“药疹”,是药物反应的一种表现。最常见的药疹表现为斑丘疹,可泛发全身。此外,还有荨麻疹型药疹,表现为水肿性红斑、风团,甚至包括发热,关节疼痛。
常见的易过敏药物
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类、头孢类、异烟肼、氟康唑等,随着抗生素的规范应用、抗生素过敏认识的提高,抗生素所致过敏发生率下降。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此类药物引起的药疹较多见,轻则固定性药疹,重则荨麻疹型,甚至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药疹。
镇静催眠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
血清制剂及疫苗。
皮肤科医生表示,由于病毒感染,或者发烧引起的急性发疹,一般是多休息,等烧退了,或者等身体好一点,就会自然消退。
但药物过敏的情况要特别小心,这种情况引起的疹子,可能是导致身上突然出现大片大片红疹,应立即停用过敏药物,比如退烧药、感冒药等,多喝水。若皮疹加重,或出现胸闷气急、腹痛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抗过敏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安徽发布紧急通知:新冠感染门诊费用报销比例统一为70%
不设起付线、报销限额,报销比例统一为70% ;已开通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临时全部纳入新冠感染门诊统筹结算范围;统一启用“新冠门诊(1102)”医疗类别,结算新冠感染的门诊费用……
12月29日,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门诊救治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旨在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面做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的门诊救治保障工作。
通知明确,统一新冠感染门诊保障待遇。参保人员新冠感染在统筹区域内普通门(急)诊治疗时,发生的符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其他规定的医药费用,纳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不设起付线、报销限额,报销比例统一为70%。
同时,取消定点机构结算级别限制。将统筹区域内已开通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结算服务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临时全部纳入新冠感染门诊统筹结算范围,支持参保人员及时获得门诊救治和保障待遇。
针对新冠感染门诊费用的结算,通知指出,安徽省医保信息中心优化安徽省医保信息平台的结算系统模块,统一启用“新冠门诊(1102)”医疗类别,结算新冠感染的门诊费用。各定点医疗机构需通过“新冠门诊(1102)”医疗类别,选择新冠感染4个疾病诊断编码进行系统结算。医保结算系统根据医疗类别、疾病诊断自动判断待遇算法,实现联网即时结算报销。
参保人员因临时外出、探亲等新冠感染异地就诊,或在暂不具备联网结算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或因跨年结转需暂停医保结算系统(停机),或因网络故障等导致不能现场即时结算的,可持相关门诊费用票据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手工报销。
通知要求,医保支付新冠感染的门诊费用,不纳入年度基本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总额预算范围,从医保当期预留风险金或历年结余基金中列支,实行单独统计、单独结算。各统筹地区要及时结算参保人员新冠感染门诊救治的医保资金。
另介绍,该《通知》执行期限为印发之日至2023年3月31日。
编辑:小六
来源:综合四川观察等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S24SK00514DR9K.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