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0

会计准则|研发支出资本化及其影响

头像
张迅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丨林小驰 张惟诚

A股研发投入以费用化为主,2021年平均资本化率仅8%,计算机、医药等行业资本化水平稍高,在10%以上。提高资本化率能显著美化当期业绩,因此财务分析时建议关注“资本化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研发费用归集的准确性”。

会计处理:研究阶段费用化,开发阶段满足条件资本化。

研发项目可以划分为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该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当企业能证明其有能力完成一项有用的无形资产供使用或出售,且开发支出能够可靠计量时,允许资本化,即确认为无形资产。总体而言,资本化涉及到的主观判断相对较多。

A股情况:平均资本化率仅8%,计算机、医药等行业资本化率超过10%。

整体法下,2018-2021年A股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从2.0%提高至2.5%,呈上升趋势。但资本化水平仍然较低,21年仅7.6%。分行业来看,计算机、电子、军工、机械、医药等行业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较高,位于4%~8%的区间内。其中,计算机、电子、医药等行业资本化水平较高,21年超过10%。分板块来看,科创板以研发密集型行业为主,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高于主板和创业板,但其资本化水平较低,21年仅2.4%。

减税政策:税收口径归集的研发费用允许在税前加计扣除。

税收口径归集的研发费用,剔除了房屋租赁费、折旧费等非核心研发支出,因此整体范围小于会计口径。税收口径归集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在税前加计扣除,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实现减税效果。据国税局最新规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房地产、娱乐、烟草等负面清单行业不享受优惠;其余会计核算健全、研发费用归集准确的企业,适用的加计扣除比例为100%。

报表影响:提高资本化率能显著美化当期利润。

就研发密集型企业而言,资本化率提升越多,利润修饰效果越强,到一定程度甚至能实现业绩反转。

分析建议:关注资本化政策合理性与研发费用归集的准确性。

1)就资本化时点而言,需要关注上市公司选择的时点是否明显有别于同行,且缺乏合理解释。例如:医药行业通常以进入临床III期试验作为资本化时点,若企业选择的时点更早,且无法证明“成果实现的可能性较大”,则实际上未能符合资本化条件,一旦研发失败易业绩爆雷。

2)就资本化率而言,除关注与可比公司差异外,还需要结合经营情况进一步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若企业资本化率远超可比公司,且存在资本化金额占利润的比重超过100%、大量非经常性损益、业绩越差资本化率越高等情形,则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

3)就研发费用归集而言,需要关注职工薪酬等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及合理性,是否明显有别于同行。若研发人员占比、人均薪酬大幅波动、且明显偏离可比公司,解释不清,则研发费用的真实性存疑。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年报附注披露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影响”,倒推得到税收口径下的研发费用金额,与会计口径下的研发费用比较,若二者差异较大,通常意味着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研发质量较低。

4)就开发支出而言,需要关注账面余额只增不减、部分项目长期挂账的情形,后续爆雷的风险较大。

综上,当企业资本化政策较可比公司更为激进、研发费用归集的准确性更低时,风险更大。

估值建议:资本化政策不同时,建议基于相同的资本化率进行调整。

若估值对象与可比公司资本化政策存在明显差异,可以统一取估值对象的资本化率、或者可比公司平均值、或者假设全部费用化,对二者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后,再进行比较或估值。若二者的资本化政策相似,则无需调整。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2-12-03/doc-imqmmthc6895704.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