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绍过财务共享的中台架构思想,我们重点说明了财务共享为什么要用中台的思想去构建系统应用架构,这里,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建设的信息系统及系统架构。

传统财务信息化的应用架构,基本上只有财务的前台和后台,前台业务系统和财务的核算模块一般都实现了业财的一体化,如采购、招标等与应付管理的一体化,销售与应收的一体化,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的一体化,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核算的一体化,费用申请、报销与费用核算的一体化等等。业财一体化的实现,为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端重点处理预算管理、报表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财务分析等业务。
与传统的架构相比,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系统应用架构,在前台和后台中间部署一层中台架构。
财务共享中台应用重点包括了税务发票管理、影像管理、共享作业管理、共享运营管理、数据中台服务等。
其中,发票管理,主要管理进项发票的验真、查重、进项发票的认证勾选,核算以及销项发票的开具、打印、红冲、作废等业务,管理发票的台账等。
影像管理主要管理影像的扫描,上传、补扫、重扫、审阅、标记、退回、归档等业务。
财务共享平台是财务共享的核心功能,主要负责接收委托组织的各类单据(如费用类、应收类、应付类、资产核算类、资金核算类、税务核算类等等),进行派工、提单、审核、查阅影像、生成凭证等操作;对于作业人员提取的单据,在任务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向组长申请任务的调整;对任务进行挂起;对任务进行退回;组长可对任务进行加急;可对任务进行强制收回和二次分配;可接受组员的任务调整申请,进行任务的再分配;可进行知识的分类管理、上传管理、查询搜索管理;可对共享中心各组的绩效进行统计、查询分析管理;可对共享中心各组的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包括抽样、稽核和质量报告等……
此外,共享中台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服务能力,作为数据中心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身集成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同时,共享中心还需进一步将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社会互联网的数据进行集成,形成丰富的数据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加工,同步和共享,形成企业的数据湖,在数据湖中进行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形成强大的企业的数据应用能力,如在流程和业务优化、业务预测、决策支持、运维监控、精准营销等等方面发挥数据的作用,提升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服务能力。
最后,财务共享服务目前也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了RPA,RPA的大量应用,能进一步提升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业务的自动稽核、自动对账(如银企对账、财务与业务对账、内部往来及交易对账、供应商对账、客户对账等)、自动纳税申报、数据采集和维护等等方面,机器人相对人工而言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财务的智能化、自动化会越来越呈现其强大的优势和生命力……
本文转自 简书,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e378746072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