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写的大数据。
大数据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通过电脑、手机等使用互联网。十多年前,人们就发现,通过分析用户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所留下的信息甚至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是谁。今天的互联网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使用大数据的互联网知道你的习惯、喜好,甚至是你的私密个人信息。有人戏称,你手机里的APP对你的了解甚至会超过你的朋友和家人对你的了解。这也是一种数据!
接下来咱么就来通俗的聊聊什么是 大数据!
大数据最主要的应用之一就是“了解用户”。例如,用户画像——即使你在社交媒体上没有提供真实信息,大数据仍然很有可能知道你的性别、年龄、甚至真实名字。比如北京公交卡刷卡习惯的例子,短、频、快的公交卡使用者很有可能是小偷;长时间逗留地铁系统的公交卡使用者不少是卖艺、售卖东西或者是送快递的人员。
再说的直白一点,大数据就是对信息的采集。比如你喜欢喝豆腐脑。你在某团点过几次,过一段时间你需要出差,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街头。基站的智能天线以一道极窄的波束指向你的手机,从而获得你的方位角,通过你连接网络的功率 调整和探询,换算后就能获得你与基站的距离,两个信息结合就精准地确定了你的位置。根据你的搜索记录,互联网早已知道了你的爱好,然后手机“滴”地一声通 知你,你前方10米处右侧有您最喜爱吃的咸豆腐脑店,正在八折酬宾中,“滴”地又来了一声,老板已得知您是咸豆腐脑的忠实拥护者,特别给您打五折,来尝一碗呗。这就是大数据对你的采集和应用!
再来谈谈大数据对咱们社会安全起到的作用
现在是不是感觉咱们身边犯罪的新闻越来越少了?因为犯罪成本太高了,无死角的摄像监控头会记录下一切,即使你犯罪时蒙着面,根据前两天你没蒙脸踩点时的录像,通过姿态步态的匹配算法就能把你 筛选出来。现在公安系统有句话“只要上手段,没有查不出来的”,上手段就是指包括摄像头监控、手机监控、网络监控等综合手段。现在的基础设施还不算太完善,等 将来所有的路灯杆都变成了多传感监控器,加上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你还想咋藏?
还有就是新闻上常有维权人士声称电话被监听了,因为手机语音出现了不正常的声音,其实这是他们多心了,他们的电信知识还停留在用鳄鱼夹搭电话线窃听 的阶段。并不是说不会窃听,而是说如果窃听你的电话,你是绝对察觉不出来的,多手段全方面的监控手段早已超出了外行的想象力。
我们现在该如何做好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准备?
首先,要知道大数据使用的是全部数据,更着重的是效率而不是数据的精确性。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新生活,同时也给个人隐私带来了一些威胁。
题外话:全是因为这两天八零后流量小生的PC事件,带来大家对大数据的恐慌。才让我决定写下这篇文章!对于有没有办法规避大数据的方法?我这里统一回复给大家。有!但是,也只是暂时的。普通的你我,只能适应时代的洪流。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祖国。在努力的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给我们!
本文转自 简书,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6469211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