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工作岗位工作了三到五年的时间,最痛苦的是事情是,一个经验用了五年。所以,会计人有必要清晰知道,究竟在三到五年应该学到什么?
在当今的社会,会计越老越吃香,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会计的细分职能很多,包括出纳、核会计、报表会计、税务会计、主管会计、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经理、财务总监,都是会计,每个岗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所谓工作经验重要,是你从各个岗位的锻炼过程中得到的积累,而不是在一个岗位上干五年。
所以,会计人应该明确在五年内,熟悉各个财务核算岗位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应收应付、成本核算、税务会计、固定资产核算、费用核算、总账等工作。如果公司规模较大,可以向同事请教学习、互相分享岗位工作内容经验、调岗等方法来获得相关的基础核算经验。另一方面,公司的规模小,那就只能通过跳槽来获得经验的增长。
如果你在一个岗位待了三年还没学会其他会计岗位的技能,请重复阅读上一段话。唯有补充了其他岗位知识,你才能更上一步。
当你工作了3到5年后,你极有可能会遭遇自身的瓶颈,有可能到了职业天花板,这个时候,你需要重新定义自己,剖析自己,再进行职业规划。建议如下:
财务经验交流与分享,会计人的职业话题:
一、两条发展路线仅供参考:
1,企业发展:出纳-会计-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
2,事务所路线:审计-高级审计-审计经理-高级审计经理-合伙人
五年时间,让自己拼一个主管职位,最高去到经理职位。
二、考证仍然是第一选择,中级会计师+税务师必备,注册会计师锦上添花,努力争取。
三、选择专注于一个方面的工作技能,积累实操经验。
一些我认为较为重要且薪酬待遇好的工作岗位,包括但不限于:
税务会计—税务筹划;
报表会计—合并报表;
成本会计—成本分析;
融资会计;
企业年度预算—预算会计;
四、选择对的行业
这里比较宽泛,因人而异,毕竟你已经入坑3-5年了,哪些行业适合自己长久发展,请认真思考。例如事务所与企业会计的选择等。
五、会计人的管理能力及经验。越往后“管人”的数量,方式和成效越会被企业所看重。带团队很重要,毕竟会计各个岗位互相协调,基础核算岗位出错的话,会连累到后面的财务报表、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等环节。
以上是知乎@会计刺客为你的解读。想了解更多的财务职业话题与经验,请关注我知乎会计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