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0

揭开财务数字化转型迷雾,智能财务新的财务转型方向

随着“大智移云物”的兴起,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成为了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要确保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必须要保证方向无误。



财务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需要与业务、技术形成三位一体,从而迈向数字化,为打造智慧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财务数字化转型?财务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财务有什么样的关系?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瓶颈有哪些……

1、数字化转型VS财务数字化转型

根据IDC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能力来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重构的一种途径与方法。

而财务数字化转型即以财务为出发点和核心点,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重构财务组织、再造业务流程,提升财务数据质量和财务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赋能业务、支持管理、辅助经营和支撑决策。

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实时性和有效性。财务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考虑整个企业集团产业升级、财务管理高质量发展、新IT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基础等可行性条件,还需要企业财务部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财务战略、职能定位、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操作流程等方面做出全方位的转变。

2、财务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财务有什么样的关系

财务数字化转型是智能财务实现的基础。其为智能财务的实现搭建了重要的数据基础、组织基础和技术基础。正如能力与效率的关系一样,最初财务转型的目标并不是实现智能,而是不断优化会计核算效率,体现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与管控能力的增强。基于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这一时期财务转型的重要工具。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连接、共享、协同和数据中台的理念不断植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尤其是当财务机器人(RPA)技术不断应用于财务共享时,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智能财务的应用雏形逐渐显现。

基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是: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向采购、信息、人力、税收等大共享平台转变,融合管理会计工具,加强数据、算力、算法等方面的能力,不断为后台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此时,数据中台这一信息系统的整合理念恰好分离了前台业务和后台服务与决策,充当数据采集与转换中心(大数据中心)的角色。

当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数据中台时,智能财务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必须看到,这仅仅是弱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物。当效率提升与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颠覆性创新使得人工智能的应用产生更多的应用场景,这将为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可能。

财务数字化转型与智能财务的实现,不仅需要应用数字技术,还需要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再造及集团管控模式的转变,更涉及思维理念与企业文化的转变。

3、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瓶颈有哪些?

企业财务的数字化并非易事,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难点: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运营成本较高

当前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无论是基础的财务部门设置,还是成本控制和内部监督,都处于一种权力分散和无人监管的尴尬地位。

企业财务的人为操作风险较大,传统的核算方式根本无法支撑企业的快速迭代以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运营成本高,缺乏财务的整体规划,更缺乏制度约束,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混乱。

二、财务管理较为分散,运营效率有限

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完全具备优秀的财务管理能力,从管理环境上,公司高层未对企业的财务部门予以重视,只是把它看成一个负责日常核算工作,与税务机关、银行机构打交道的部门,为企业总体运作承担辅助性事务。

同时,财务缺乏独立性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管理作用。这种模块化、分散管理的模式对于推进数字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而且财务人员变成单纯的账务人员、后勤支持部门,无法形成前中后台系统化管理,将数字化割裂开,进而严重影响财务决策效率,不利于产业链和上下游的资源整合。


三、财务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财务生态

一般来说,财务信息化可以节约财务管理成本,同时也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快速形成。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虽然一直有财务经验,但是主要从事手工账,对于信息化还不能完全接受,在系统的使用方面还不能完全胜任。

在会计工作整理方面,由于财务人员经常接任一些行政、法务方面的工作。使得公司财务核算工作不能定期完成,为了应付税务检查,会计核算工作显得匆忙,会计报表也是草草完成。财务部门和人员职能权责不清、分工不合理,导致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弱,与企业战略布局不相吻合。

4、财务数字化转型往哪儿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对人类的基本需求进行分层级排序,解释了人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需求的动机。同理,财务也有着自己的“马斯洛需求”,分别是:安全、合规、高效、智能。基于此,财务数字化转型将主要围绕以下六大方向进行:

一是核算全面共享。费用报销、采购付款与销售收款,共同汇集成了核算全面共享——采用“会计工厂”模式,将原来分散在各地的财务报账、付款、记账工作集中至共享中心统一处理,实现核算标准统一、业务处理集中高效。

二是资金全面在线。共享中心完成记账后,系统推送付款指令至资金系统完成业务线上处理、数据实时呈现,保证资金管理“安全、高效、敏捷”,为风险预警、头寸管理、资金分析等提供系统和数据支撑。

三是财报自动编制。通过SAP、月结驾驶舱、财务报表机器人等,提高内部结算、月结关账、合并报表自动化水平,实现月结高效、财报提速。

四是业务财务融合。一方面是业务驱动财务,集成业务系统,实现业务数据驱动财务核算在线化、自动化;另一方面是财务支持业务,将财务人员从基础核算中解放出来,深入分析业务、支持业务。

五是决策支持智能。通过智慧财务管理平台(包括智慧分析模块、智慧资金模块、智慧核算模块、智慧税务模块、智慧监控模块、重点项目管理),及时、广泛地采集企业内外部数据,通过数据建模和数据智能,为管理者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和深入价值链的业务支持。

六是风险集中管控。财务风险管控平台正如一个财务总调度室,全面梳理资金、税务、成本、商务、营销全流程风险,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实现风险可视、自动预警、跟踪反馈。

5、企业如何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可以从四个方向来着手,重构企业财务模式,带动企业整体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一、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业务人员、业务合作方等,开发财务分析体系,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相结合,进行业务预测、业务分析、业务复盘等,实时跟踪在不同业务场景中,比如采购、营销、制造等可能存在的风险,梳理历史财务数据中的异常,为业务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二、资源的高效整合

企业内部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管理、可控市场等。通常在一个集团内部,资源相对复杂,如果缺乏数字化技术支持,很难实现有效整合,从而影响内部效率提升。通过集团数字化财务管控,可以形成一套资源可量化、数据智能化的财务体系,实现内外部资源整合,共享财务和业务数据,提高投入产出比。

三、财务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体系化

利用财务机器人、财务分析模型等,对关键财务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测算与对比,针对核心风险点、核心业务流程建立财务模型,实施自动化财务分析,把控业务关键点。

四是打造智慧财务生态链。

整合外部资源,搭建财务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智慧财务生态链,实现集团内部与外部供应链、价值链的联通,形成合作、共享、互利、互助的关系,促进整个生态体系发展。

本文内容来源于:财会月刊、和君咨询、财审智慧 、SANY财务共享中心、华鼎方略咨询、元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智能财务师FAI

智能财务师FAI证书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国会)颁发。旨在帮助从业者了解智能财务环境下企业各环节会计核算的全新流程和技术应用场景,学会相关操作,提升其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学员参加培训并通过由上国会组织的考试,即可取得证书,是财会人员转型升级、职场晋升的较好选择。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