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0

不想被财务共享干掉?那就这样规划

头像
小财

随着企业对效率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而很多大型企业也都已经成立了FSSC。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最重要的要素都是人,员工不好好工作或缺乏能力好好工作,再有效的组织形式,也最终会流于形式!


对于FSSC尤为如此!FSSC好不容易成立了,不代表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模式的行动就告一段落了,企业还需要持续关注FSSC人员的职业发展,确保FSSC“血液”正常流动,具备足够的活力、动力和压力来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工作热情等等,来胜任工作职责和要求。

而对于FSSC人员自身,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盛行,如果不想迅速out、被时代所抛弃,也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


关于FSSC的抱怨

FSSC是不是诚如“官方”所称的那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业财融合...而FSSC人员也就成了同事乃至大领导眼中取得这些成效的“忠臣良将”??

这个“看上去很美”的财务共享,在FSSC人员看来,又是怎么一番景象???关于FSSC人员的抱怨也是不绝于耳...

  • 业务量大,都是重复性、流水线式工作;
  • 工作就像“输入工”,枯燥、无聊,员工不会有所成长;
  • 人员流失率严重,组织依赖感差;
  • 工作内容和性质没有技术含量,与所招员工(e.g.研究生、本科生等)素质很不匹配;
  • 不被重视,是整个集团公司的弱势群体,被定位为“会计加工厂”、“简单重复性劳动的代表”等;
  • ......


面对上述种种抱怨,很容易让有心想进FSSC的财务人员“望而却步”...我们不禁要问,在国内外都那么火热的财务共享,是不是真的像人们抱怨的那样,是人才的terminator呢?


对FSSC的能力要求

FSSC成立以后,随着岗位职责和专业分工更加细化,财务流程更加向业务端,如业务部门、供应商、客户等延伸,财务人员需要关注从前端业务发起到最终财务结算、核算的整个流程,因此,需要具备对前端业务的了解、判断、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以共享模式下AP应付结算为例,由于整个业务链条向前延伸到供应商端、向后拓展到税务认证工作,这就要求FSSC中财务人员对公司业务流程有更体系化的认知,对从业务到财务的整体流程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制证工作。


FSSC双通道职业发展

所谓的FSSC财务人员“双通道”,是按照“分层递进、快速培养、梯次成长”原则,结合能力素质标准和任职资格要求,确保FSSC人员能力提升与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有效打通,分为管理类通道和专业类通道两种,即FSSC的管理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


对应到FSSC,管理型人才要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以指导和统筹所负责的部门或小组的工作,包括以下几种,如:

  • 副主任
  • 主任
  • 副经理
  • ....

专业类人才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经验,以高效、准确完成本职工作(e.g.费用报销、采购应付、销售应收、流程管理...)并负责向各类人员(业务人员、外部客户、供应商等)答疑解难,成立集团企业财务领域的骨干、专家乃至资深专家,如包括:

  • 专员
  • 高级专员
  • 技术经理
  • ......


以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为例,企业FSSC成立以后,如果集团新成立或投资并购一个组织机构,就要考虑如何将这个实体纳入财务共享范围,此时需要考虑:


  • 新成立的组织机构是否需要纳入共享?
  • 如需要,FSSC组织结构、人员如何调整?
  • FSSC流程如何整合、更新、优化?
  • 有没有需要特殊考虑的业务?
  • ......


上述这些问题就需要FSSC具备相应的流程专家类的人才,这些专家需要基于业务循环、流程管理等的视角,考虑新成立的实体对FSSC的服务需求,协助FSSC管理者统筹规划.

总之,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禁锢员工成长的组织都是不可持续的,对FSSC也是如此。FSSC自1980s初发展到今天已将近40年,而且呈现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如果没有强盛的生命力,我们很难想象它会发展到现在并继续发展下去。因此,我们相信,在FSSC,无论是管理类通道还是专业类通道,财务人员都有很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只要你愿意成为一个“有心人”,就不会被迅速out!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