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大家分享一个,挺有意思的经历。
有一天,在一次日常咨询工作中,我见到了这样的一位老总。就先叫他X总吧”
01
X总

X总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神态自然,眯缝着眼睛,自然中夹杂着一点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不屑神情,张口道:“我说啊,现在好多企业都在筹备那个......什么什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我个人就不太能认同,这是跟风嘛。你说整这么大一个项目,动用人力、物力,可是建这个中心能干啥呢?没有它我们财务照样该做什么做什么,运作的好好的啊!”
我刚准备开口,他又摆了摆手, “其实关于这个项目,高大上的理论我听了不少,但是没什么意思,打动不了我,听起来不落地、不具体。如果你行的话,最好聊聊落地的。”
我笑了笑,心想:“想听落地的是没问题,但是也要一步一步来,对咱们这种战略级项目,您这也太没耐心了吧......” 。但是想归想,专业性要求我们对客户提出的问题,一律要给与认真的对待和合理的解答。再说了“糊弄”二字在本小姐的工作字典中压根没存在过!好吧,想听落地的?简单,那咱们就先聊落地的!
02
落地
我看看X总说:“咱们先看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涉及的相关系统和功能吧。”
以目前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至少包含了:
核算系统、网报系统、影像系统、银企直连系统、AR核销系统、AR自动开票系统、AP三单匹配系统、纳税自动申报系统、预算编制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在功能方面至少应该可以实现:
- 应付部分: 发票扫描识别自动录入、开票机发票抽取自动对账、自动化三单匹配、自动应付账款核销、增值税发票集中认证抵扣、供应商门户自动核对、
- 应收部分: 自动对账、发票自动开票、自动应收账款核销、自动催收款管理、自动客户评级,报账部分:全面无纸化自动报销、自动客户评级、
- 税务部分:税务平台共享、纳税自动申报
- 资金部分:银企直连系统自动转账
- 还建议包含合同管理、成本预算等等部分。
03
深入交流
X总,点点头:“听上去,的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不是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概念?”
我摇摇头,”非也非也,信息化只是最终落地的载体、详细设计的实现,的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包含的关系。其实这期间的调研和设计才是精髓之所在,之后的项目管理、变革规划才是重点、难点!”
“之所以说他的调研和设计重要,是因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是财务转型的第一步,是财务进阶的一步落地,它可以增强集团管控能力,促成高效低成本,助力企业扩张,是企业管理数字化的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个大而宽泛的概念,是目前财务界先进、大牛的管理模式,所以如何去设计它就非常重要,绝不能按照企业原有的旧模式照葫芦画瓢,要把旧的进行一次合理、顺利、有突破性的转型。绝非是弄几套系统,按照旧的模式扣上去就完成的了得。更不是盖个大楼,然后招个几百口子人住进去就共享中心了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说是企业数字化管理的航母,引领企业管理航线,是企业手中战略级武器。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的系统和功能都是它的表象收益,不足为道。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对财务转型的必要性。”
04
进化未来
“我个人认为,以现在信息化发展和创新的速度,在不久的将来——财务,如果那时还叫财务的话,其一大部分基础岗位会消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分散在各地分子公司处理的:费用报销、审批、开票和收款、进项发票处理、总账报表、资金支付、凭证生成、税金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制作、纳税申报等各种人工操作性事务,转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化处理,进而实现工作效率、质量等的大幅度提高。再配合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三层架构的建立、“业财税一体化系统”的集成发展,核算这种基础岗位全部都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电子化代替了,大量核算人员会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这还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行业里稍作了解,就会知道,它正在发生着。”
我接着说道:“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企业来讲是武器,没有它不代表你会饿死,但是没有安全感是肯定的,绝对有分分钟被其它家的先进武器KO的危险”。“而且咱俩现在还没聊到AI呢吧。以现在AI的发展速度,今天已经可以颠覆共享财务部分,在可见的明天,AI也可以嵌入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各个分子系统中,那时它会全面提高战略财务、业务财务的能力和效率。到那时候可真是人家手里掌控的是航母和先进武器,咱们还是三八大杠、冲锋枪呢……”
05
授人以渔
那天我们还深度聊了一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助力财务转型方面的作用和共享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话题。其实老总对管理的见解也是非常入骨三分、针针见血的,绝非泛泛之辈。聊得是好不痛快,我个人也是收获颇丰。
题外话:之后我也在想,为什么一开始老总接收到的那些所谓的“高大上”的东西无法“打动”他呢?而且还出现抵触心态。反思我们咨询人员在工作方面是不是要有些“甲方思维”,作为专业的咨询人士,我们理念是将先进的理念授之于渔,我们的使命就是成就客户,绝不是以高姿态、俯视的角度去硬来。试问不从客户企业本身出发,如何设计出符合企业自身的蓝图。不从客户企业本身出发,如何授之于渔,让企业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呢?
—End—
作者/Julia毕钧杉
排版/Frank刘宇
http://weixin.qq.com/r/rDnj_z-ELGJTrXuY92y_ (二维码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