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财会圈的人都知道,集团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优化集团财务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还有不少人不了解财务共享中心,今天刚好看到相关资料,就写一下。将以问答的形式写出来。
财务共享中心,其实简单点理解,就是一个大的集团,共用一个财务部门。
1.为什么要共用一个财务部门呢?
因为一开始各个分子公司有自己的财务,而各个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基本很难做到统一,小的到一个表格的样式,中的可以到各个科目的设置,大的可以到各项费用的标准等。标准化、规范化之后带来的好处会在未来一步一步的显现出来,比如工作效率提升、降低内耗等。
2.财务制度不一致的影响有哪些?
最大的就是导致效率低下,总部的高层,要了解集团的经营状况,拿上来的数据千奇百怪,还得好好整理一番,烦都烦死了,更不要提什么及时性了。
A子公司的报销标准比B子公司的高,如果让B子公司的人知道了,免不了心理不平衡,内部也不和谐。
风险把控,基本没法把控,有更多的空子可以钻。
还有很多很多,评论区欢迎补充。
3.怎么做财务共享?
第一,要摸清集团哪些事情可以规范化。比如,一般先安排的都是费用共享,因为赚钱可能千奇百怪的业务,但是报销,相对来说门类就少很多,做起来也比较简单。
第二,要选好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位置。影响这个位置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交通、薪资、人才、气候等等,这个事情每个集团有不同的选择,比如万科的财务共享中心在武汉,大家可以想一下为什么是武汉?华为的共享中心采用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多个地方,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三,设计好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架构。说组织架构,其实就是解决需要多少人,分别干什么活的问题,同时安排好考核制度。有的企业会设有六个组,运营支撑组和单据档案组,核算费用组、综合核算组、收入核算组、资金结算组。高级一点的会引入一些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提升工作效率。
第四,采用一套系统来做支撑。这套系统的选用大部分的集团型企业都会选择大牌子的ERP厂商,在标准产品的基础上做二次开发。这套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财务共享中心建成后对集团整体业务的支撑效果。
第五,财务共享中心运行与磨合。难不是难在技术,而是难在人的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从准备建到建成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磨合期,这时候会出现,公司不建财务共享中心还好,一建好财务共享中心,反而总体效率降低了。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几种:1.对新流程和系统掌握不熟练;2.缺乏有效激励政策;3.流程规划不合理;4.分子公司和部分总部人员人员配合度低 。
4.要不要到财务共享中心工作?
现在就业都是双选的,第一步还是要看下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自己的目标是养活自己,那财务共享中心的枯燥乏味日复一日的工作也许也适合你;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希望能走到更高的位置,那么财务共享中心真的不太适合,尤其是应届毕业生,进入财务共享中心意味着自己在未来的晋升通道变得十分狭窄,晋升的可能也变得十分渺茫。不过,还有一种,进去了不是做基层的岗位,而是做流程的规划,这种需要的其实就是管理能力了。这种岗位薪资待遇优厚,非常值得挑战,但是没有10年左右的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基本不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