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顾名思义是一种基础的医疗保险,为了防止劳动者因为疾病住院看病所造成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种补偿性质的社会保险制度。它通过政府资助,可以使患病的人治疗的时候获得一些社会上的物质帮助以及减轻医疗负担,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病致贫”的情况发生。
那么,近期有消息传出,自2月份开始,我国医保政策将做出重大调整,个人医保有可能取消。老百姓看病问题要如何解决呢?又是否真的能做到如传言所说全额报销?
一、医保或将取消?
经历疫情的洗礼,让老百姓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起来医保的作用,无论是面对疾病或者灾难都是我们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参保人数不停的增加,截止到2022年末,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高达13.6亿人,参保率在95%以上。
然而,春节假期结束,大家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医保卡里每月返还的钱竟然变少了!这让不少人揣测,是否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国家没钱了?从而医保卡每月返还比例减少。如此看来,个人医保或将取消的消息,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
2019年国家医保总局发布通知,希望可以在2020年结束之际全面取消医保个人账户。这也许就是传言的根源,但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所说的仅仅是取消个人账户,并没有明确说明要取消个人医保。那么取消个人账户是否就意味着以后生病治疗可以全额免费呢?
要知道,国家之所以想要取消居民医保的个人账户,主要是因为国家需要统筹参保人员的资金。居民的参保资金由国家相关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报销比例,老百姓生病住院,需要花钱看病时,可以直接使用统筹账户资金来报销。
二、免费医疗能否实现?
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全世界已经有96.06%的国家实施了免费医疗政策。要知道世界上197个国家之中仅有6个仍没有实现免费医疗,中国就是其中之一。这让不少人表示不解,毫无疑问,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为什么迟迟没有跟上脚步?
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每个国家情况不同,政策实施难度也各不相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数量占全世界15%,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区区仅占全球2%的医疗资源。如此悬殊的差距背后暴露的问题是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另外,尽管我国的GDP总量高达18万亿美元,但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依旧显得捉襟见肘,GDP平均到每个人只有1.27万美元,在世界人均GDP排名中位于中下段。摆在眼前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多钱少”,所以我国想要走上免费医疗阶段依旧任重道远。
事实上,如英国、丹麦、加拿大等等全球很多国家也并没有完全意义上做到“免费医疗”。老百姓想要享用免费的医疗资源,需要早早的预约和排队,至于什么时候能轮到为自己治疗就要看运气了。因此,大多情况紧急的病人不得不去选择自费救治。
三、医保改革新变化?
尽管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强大到实现每个人生病住院不花钱的条件,但是也在能力范围之内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老百姓减轻看病吃药的花销负担。尤其是当前我国仍旧处于新冠疫情之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医保的惠民政策举措就显得更为温暖人心了。
2023年,我国将医保的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各地的门诊也被列入了医保报销之列。不仅如此,门诊报销的金额也做出了近一步的调整,如江苏省徐州市今年的门诊报销金额就被提高到了每人每年7000元。为老百姓吃药就诊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2023年,我国也正式取消了医保卡取现功能。要知道过去医保卡中的钱能变现取出,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收入,但是等到看病就医的时候又犯了难。取消了医保卡的取现功能,专款专用,倘若生病需要就医也是一种保障。
结语
总得来说,医保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我们寻医问诊所需的花销压力,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今后个人医保无论怎么改变,都万变不离其宗 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切身困难。那么,针对以上问题,你怎么看呢?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T311UC70537QNG1.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