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0

干财务的要如何“汇报”工作

头像
小财

财务工作累不说,还不受同事待见,可以算得上是企业“人见人厌”的角色了。

当然,行行出状元,也有一些财务干的十分不错的,前段时间接力马云的张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虽然这样的例子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在身边并不常见,一般的财务人难以望其项背,但只要掌握方法,并且个人足够努力的话,小财务成为一个“较为”成功的财务还是不难的。

下面我们就以财务如何汇报工作为例,来谈谈如何财务工作的方法。

历史上的能臣贤相,灿如星辰,很多能臣贤相轻则落魄退出政治舞台,重则家破人亡凄惨收场,同样是不缺才华抱负、不缺赏识机遇。抱负得以施展又善终的,屈指可数,春秋时期的管仲算一个,靠的正是“向上管理”的能力。

第一步:懂人心,要钱、要权、要亲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管仲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心急火燎地改革,而是在齐桓公批评他不作为时,趁机要资源。

他说了三句话:“贱不能临贵”、“贫不能使富”、“疏不能制亲”。(译:“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贫穷的人不能差遣富有的人”、“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

于是,齐桓公拜他为上卿,尊他为仲父,给他齐国一年的货物税。

有句职场鸡汤,说“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很多工作能否完成及完成的好坏,这个“条件”至关重要。

孔子也说:“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译:“管仲那么有才干,若是他得不到这三种权柄,那么也就不能使他的君主面对着南方成为诸候的领袖啦。”)

第二步:不强为,静等齐桓公觉悟

对齐国的发展战略,管仲和齐桓公是有共识的,但在路径选择上,俩人观点迥异。管仲主张先修内政,齐桓公年轻气盛,极力主张发展军事。

他不顾管仲的劝阻,先后发动了两次对宋国的战争,均以失败告终。后来鲍叔牙都坐不住了,找到管仲质问他不作为。

管仲说,“大王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不撞南墙不回头,还是等他自己觉悟吧。”确实如此,接连的失败没能让齐桓公反思教训,只一味归结为武力不够强大。

很快又有了第三次。

这次倒是赢了,但在和对方签订割地协议时,被对方大臣劫持,差点丧命。痛定思痛,齐桓公终于认同了管仲的战略思路,真正把治国大权交给他。

有了上级的完全信任,管仲才得以放开手脚,开展改革。短短几年后,齐国从一个莽撞好战的形象升级为公正、仁义又强大的天下霸主。

回顾一下历史上的很多“忠臣”,虽是一心为公,却不注意方式方法,并未取得君主的真正信任,又一味向前冲。

冲得勇猛,死得迅速。

同理,在现代组织中,汇报时应注意:

首先要让汇报的焦点和上司的目标期望保持高度的一致,必须让上司感觉到,大家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对汇报中所涉及到的关键人物的背景必须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汇报中作到必要的简洁;汇报时间、频率和地点的选择;

尽量不要用第一人称,不要让自己的想法代替老板的想法;

文字上要多用动词和有说服力的关键词,突出汇报的重点。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