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0

为什么财务是劝退行业(三)

头像
小财

首先,蹭蹭热点,这几天比较火爆的“肖战事件”。在整件事中,最无辜的是谁?绝对是OLAY的财务。你说他们招谁惹谁了?利益方的互黑,运营团队的一句戏言,换来财务无尽的加班。也许大量补开发票不是财务的事(对宝洁的财务体系不了解,但确实有部分零售商将发票开票员放在运营团队中)。但据说宝洁已经被当地税务局约谈了。这事财务想推也推不开。无论责任是谁,绝对是财务的事。首先,要着重说明一点,被税务局约谈不是大事,当税务局对企业方某件或某段时间的涉税工作有疑问时,就会有约谈。约谈后无效,或者税务局方认为还有必要再搞清楚一些,就会有专门的税务稽查上门核查,如果税务稽查发现存在重大问题,下一步就是档案封存交公安经侦部门或检察院经济犯罪部门。那么宝洁的这次被约谈,即使属实,也仅在第一层级。仅需提供相应的档案自证就可以了。仅对这次发票开具不及时问题,所提交的档案应该至少包括以下: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银行流水、发票领用,开票记录,对应销售收入记录,纳税记录(主要是增值税),缴税凭证(包括纳税申报表及对应的银行扣款证明)。以上文件有个统称叫会计档案。你猜宝洁的会计档案由谁负责管理?肯定不是直播卖货怼吃瓜群众那个。从这个事件在知乎的讨论帖中,也能侧面看出来知乎上财务答主(或者是上知乎发言)的真实水平。

1、说补开发票后宝洁会需要补缴税金,典型的小企业思维,现金交易(直接现金或卡卡转账),少开发票然后根据开票金额缴税,充分利用国家免税政策多开公司,然后一笔业务由多家公司开票。这是小企业偷逃税款的三大法门。(即所谓的税收筹划,这种事只是因为交易双方都是小企业,且当地税务局懒得管,或不想管)

2、接着,出现一个稍微明白点的,点出来纳税申报有一项是未开票收入,认为宝洁肯定是在未开票收入中据实申报了(以上没问题),且宝洁的财务报表是四大审计(具体的百度没查到且认为是四大吧),所以纳税没问题。您要说宝洁刚让当地稽查局查过,所以应该没问题这还有点说服力。四大么?且不说四大本身节操有限,就说拿一份审计报告就像证明纳税没问题这事是不是有点小看国家专政机构了?

3、又有同仁支出,补开发票中,有一部分可能时间久远,最近国家税率变动频繁,所以会比较麻烦。此时跳出某业内懂行的,说,不会啊。OLAY算日化,消费税没变。人家说的是增值税好么大哥。再说,涉及商品销售补开发票,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增值税么?

当然,知乎不是专业财务论坛,出现以上言论很正常。但是,充斥着这种言论,让读者产生较大的歧义就不好了。

比如各类公众号鼓吹的CPA年薪多少多少万,

或者各类叫不上名字的财务证(各种国外财务认证),人才缺口有多大,通过后年薪多少。

或者通过某某培训机构的老师讲课立刻能升任CF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等等等。

每天说这些的人有几个是实实在在干过财务的,或者说在企业财务圈里面正正经经任职过的?

回到我的文章,我劝退财务,最大的动力是觉得这份工作不值。所谓的不值是指与相同出身,相似学历,相同努力程度的相比,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您说您是清北毕业,说实话,您干哪行都行,我可没资格劝退您。我一开始就说过,财务行业的头部也是很厉害的。年薪百万只是起步价。再说了您清北毕业,要比也不该和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比,您应该和您的同学比,看看是谁的成长性好,谁钱多。(防杠补充,清北学会计毕业去投行,券商之类的不算干财务,算干金融。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确实完全是两个行业。话说清北有会计专业么?)在上一篇文章的评论区中,有一位发言者,是财会本硕,cicpa和uscpa。说实话,他已经比95%的从业者优秀了(至少比我优秀多了),他也同样不看好财务。不是人家不够优秀,我认为只是与和他同样优秀的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相比,财务这个行业投入、产出比不高,发展前景不明朗,有这两个理由,我认为已经足够劝退一个行业了。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田忌赛马,你说干财务的至少比工地搬砖强吧?对,我明确的说,干财务比大多数不需要学历门槛的工作强(虽然小企业的财务也基本没啥学历门槛,认识字,识数就够了)。虽然事实是如此,但我们费时、费力、费钱的读书是为了啥?在保洁阿姨面前展现优越感?未必吧,保洁阿姨随便有个当程序员的儿子就能把你的优越感轰杀成渣。

第一篇文章里我就说过,这一系列文章不是写给那些真心喜欢财务工作,或者在财务工作领域找到目标,方向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人看的。财务工作对普罗大众是劝退,对于少数精英,其实哪一行都一样。只要干到头部。都是呼风唤雨。

唠叨完了,说一下财务的职业规划。

第一,考公。没错,财务考试那么多,什么中级啦,CPA啦,既然选这条路了,肯定都是不怕考试的。所以,首选考试上岸,眼光么可以放宽一些,公务员、银行、甚至央企都可以列入目标。特别是银行,现在知乎上有个特别不好的风气就是看不起银行柜员。首选,必须要明确,银行属于金融圈,金融圈再不堪,也没到看不起的地步。而且,银行柜员属于基础员工,对标的也应该是基础员工,放财务圈就是出纳、开票员、甚至是收费员这类的职级。非要说银行柜员的待遇不如财务总监,那您可就是在发挥知乎传统了。说银行柜员不好的,怕是没见过企业出纳有多苦逼吧。最后,还有一个特别推荐的。就是报考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现在也可能叫XX乡镇银行,每个地方名称不太一样,但绝对不是农业银行)这种地方属于名字不太好听,但是很实惠的一个地方,首先就是报考要求大多需要财务或相关专业毕业,刷了一拨人,然后很多人看不起不会报考,又刷了一波。信用社待遇还行,一般是高于四大国有行的。关键是信用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后再跳槽简历是可以当背书的。人家可是实打实的金融圈。甚至可以说是普通人最容易进的金融机构之一了。招募方式类似公务员考试,有学历要求,但不要求学历等级,就是说要求是本科,那就几本也行。三本和一本没区别,全部一视同仁。之后呢,有本事,有能力那就奋斗。我身边就有从信用社被挖角到民生的例子。想安逸呢,只是拿一份略高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薪资。稳定程度略低于公务员。毕竟信用社有倒闭的风险,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就算倒闭了,也会有人托盘。至少说,类似今年年初这种裁员、降薪是跟你没什么关系了。

第二、就想在企业发展的,首选大公司,同地区、同行业越大越好,能去总部就不去分公司,能去主版上市的就不去创业板。大公司虽然有各种弊端(前文已经说过),但作为职场小白,见识到更多的财务系统,学习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掌握基础工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些还只能在大公司有。最不济,至少学个怎么规范的订凭证,保存会计档案。当然,去了大公司就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比如在A公司,学习资金管理系统,时间1年,那学会了就可以要求转岗或者走人,当然,这样做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跳槽太频繁,简历不好看。那么,我们可以选择某些在现阶段,在大公司成长性也相对较好的财务岗位,做2-3年,给自己之后的职业生涯先打个基础。最后,特别强调一点在大公司任职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机会认识比你优秀的多的人,俗称就是更容易抱大腿。某天,某个大腿飞黄腾达,你也有机会跟着鸡犬升天。要知道,大公司之所以能做大,肯定是汇聚了更多优秀的人。跟着优秀的人自己的成长才能更快,这就是所谓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非要举例子就只能说我干爹和他的十八罗汉了。好了,转正题,具体说一下现阶段在大公司的职业选择,

1、绝对不要从事的岗位,已成熟运转的财务共享中心职位。完全是流水线工人,分辨不出来的话就不分辨,是共享中心的财务职位就不干就行了。特例,财务共享中心后台维护或接口开发,但是呢,这俩工作有需要很强的编程和数据库知识,招聘也不会找财务而会选程序员,所以,严格的说算转行。

2、绝对不要干财务总监的助理,说到这,必须定义一下,所谓的财务总监这个职级,在本文中指的是在财务经理之上,但在财务老大之下的职级。有些企业财务老大就叫财务总监,那这个助理还是能干的。但一般情况下,财务老大的助理至少也是财务经理的职级,不会让财务小白上手的。当然,对于某些财务经理就是财务一把手的公司,能不去就别去了,属于小企业序列,去了也没啥意义。原因,首先,这个职级的管理者可能掌管着财务的某个条线或板块。但根本上不是一把手,还是属于上传下达的角色。给他干助理,大概率就是负责一个统计,催收,盯进度的角色。学不上啥东西。那重要的工作呢?总监手下是有财务经理或者财务主管的。重要的工作肯定不会放着这些人不用安排给一个职场小白。电视剧里的情节,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出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被迫站队,得罪人。想想换了新总监,人家是不是会用自己的助理?别以为到了总监就稳定了,大公司,总监也是背锅侠,说没就没了。至于得罪人,每天催表,盯进度,面对的可都是总监下属的财务经理。这群人,一个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你每天左催右问的,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不爽,肯定会找机会报复。到时候就算总监想安排你下基层锻炼,也没人要,或者借这个机会把你弄走。同志们,私企啊,不是国企,不是公务员。让挤兑这种事,是私企的必修课啊。总之就是两面受气又学不上东西的角色。当然,还有跟着总监一起飞黄腾达这个机会。但把自己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这事,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3、内审,喜欢审计还是去事务所吧。私企内审太水了。当然,私企内审的老大还行,江湖地位特别高。但组员就很扯淡了。人嫌狗不爱,表面风光。审计老大是不可能的。私企的审计老大都是董事长的嫡系,一般人想都不要想。干中层是不可能的,内审的中层只留给业务条线干不动的中层。你想,要找到老油条的空子,只有老油条出马才有用。来个不懂业务的,你确定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么?

4、税务、融资板块,大公司的财务就是分这么细,税务部,融资部几乎是标配。这种岗位也凑合吧。但往上走是没机会的。这些板块的高层都是留给专业人士的,如税务局出来的,金融系统不干的,券商跳槽的等等等,毕竟人家更专业,关键是有人脉,有资源。想内升,努力还不如有个好爹。

5、普通财务人员,就是某板块的出纳、会计,多了不说至少1-2年内,出纳升会计不是很难。会计再干两年财务基础也算打牢了,之后的怎么走,各安天命吧。而且,真心致力于财务工作的话,本人是强烈建议从出纳做起的。毕竟出纳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基础。对银行、发票、现金管理熟悉是基础财务管理的必修课。所以,作为励志走财务路线的同志,对出纳岗位能干还是要静下心认真干一段时间的。再说了,现代大企业下的出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纳,出纳岗位起着系统制单,系统审核的双重工作。对于整个财务系统的学习至关重要。

6、本人较推荐的一种财务岗位,叫财务BP,财务BU或者叫财务分析岗。名称不同,但核心都是一样,就是对业务提供财务支持。包括不限于数据、预算、涉税工作等。在这种岗位中,对业务的熟悉是必须的。一个优秀的本岗位财务人员,应该至少做到与业务人员一样精通业务,精通市场,可以找到业务的痛点。属于财务行业中切实可以创造效益的部门。无论叫懂业务的财务,还是懂财务的业务。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只有深入业务,财务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上升空间。

写在最后,本文通篇没说应该考什么证,真入了行,自然知道该考什么证。至于没入行的。真心觉得有那精力不如考公上岸。然后就是再次劝各位新人别轻易入行。第一,以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情况,已经不会涌现出那么多的大公司,明星企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跟着企业高速成长这事,机会已经很渺茫了。第二,现成的大公司已经完成了合规化、系统化建设,新人再去只能等着让人工智能淘汰。前面的路已经走完了,不会在从走一遍。比如我,刚工作的时候,只有用友一个账务处理系统,由于系统模块没买全,财务报表需要自己手工出,库存需要用账本。工作两年后赶上财务SAP系统上线,之后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又赶上财务系统上线,正好有之前的经验,就当了系统核心管理员。之后就是其他辅助模块上线,什么报表模块,资金模块,存货模块等等等,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完成,实现凭证推送,线上审批,资金池建立等等等,这些事都是一次性的。这条路走完了没有公司会再走一次。就算现在有公司需要这些,市场上已经有了足够成熟的系统、团队、和足够多懂行的财务人员。不像我们那时候,拿着纯英文系统记小纸条。所以,传统财务留给新人的机会真的不多了。至于广大中小企业,看看这次疫情过后还有几家活着的。或者说疫情期间有几个发工资的?上次非典是17年前,谁能保证17年后不会再来这么一次呢?到时候人到中年,拖家带口。

以上。写于2020年3月9日。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