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亏了这笔‘特殊’资金,解决了所队建设多年的难题,现在营房装备更规范了,服务大厅更明亮了,社区警务更便利了。”浙江省桐乡市公安局乌镇分局负责人有感而发。这笔“特殊”资金得益于浙江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结合浙江公安实际的大胆创新。他们将竞争机制引入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紧紧围绕加强基层治理,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一中心工作,争取省级资金的投入,激发地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创同级财政保障为主、中央和省级财政助推发展的保障新模式,做实公安机关警务保障的供给侧改革。
三年来,浙江公安重点支持100个派出所“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累计下达省补资金1.93亿元,引导地方投入资金近6亿元。目前,厅警务保障部以新一轮竞争性分配为契机,围绕“公安大脑”建设重点支持“公安改革创新引导”项目,奖励和引导县级公安机关开展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着力提升全省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在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厉行节约的大背景下,浙江公安财务保障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保障、倾斜基层,同比上年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增长15.4%,基层一线所队年人均公用经费达到15.3万元。浙江公安坚持“零基预算”理念,全面重构经费预算项目体系,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工作全过程,实现公安经费保障提质增效。


——不断强化预算资金源头管控。厅警务保障部建立项目归口管理的多部门预算联审机制,对财政拨款项目进行系统分类,由对应的归口管理部门分别予以审核,进一步提高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的项目整合力度,有效缓解项目切块固化、资金重复浪费等问题。近三年年均精简项目数占项目总量的36%、统筹资金占项目总额的30%、项目预算有效利用率在91%以上。
——不断拓展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部门申报预算时同步编制项目绩效目标和指标,分年度建设项目还需结合计划进度编制阶段性绩效,实现绩效综合评价全过程全覆盖。今年,厅警务保障部门有针对性地对部分项目开展深入的绩效评价和数据分析,统一规范同类项目绩效指标设置并制定支出标准,运用到2023年项目预算的编制中,有效解决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难的问题。
——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厅警务保障部对厅机关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基建、合同等核心业务开展风险评估,修订完善11项内部控制制度。以“警保平台”系统为依托,全过程识别判断业务活动的风险点和风险程度,实现系统报销业务自动推送风险提醒。以差旅费报销为试点,协调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将电子票据、银行电子回单、财务支付指令等引入平台报销模块,实现报销事项的全过程线上流转审核。

浙江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优化公安机关财务管理,以高质量保障有力支撑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2-12-22/doc-imxxpkxa0938406.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