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0

刘芬芳:业财融合,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器”

头像
小财

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产业发展,提升公司内生动力。


面对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及信息技术的升级,财务人员应如何平衡财务职能与服务职能,应该如何推动业财融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针对这些热门问题,《财智无界》邀请到了锦源汇智副总经理、高级会计师刘芬芳老师与大家分享。


通过监管双驱动并行,为企业营造更好的运营环境


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职能是核算与监督,核算是指财务将企业基础经济活动成果进行记录并转化为财务报告。而监督是在核算的基础上通过财务数据、督促业务发现问题、提示风险。


这两个职能体现了数据处理的不同阶段,核算在先监督在后,财务人先是生产财务数据,再是用会计语言去描述经营结果,评价业务预测未来。


从企业的内部发展需求来看,监督比核算更重要。传统的监管更倾向于检查和控制,通过既定的制度、法规及指标约束不合理行为,防范舞弊发生,这种“警察”角色突显了简单思维,很容易与业务站成两个对立面,难以融合。


而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更需要学会用数字说话,建立起服务意识,把风险监控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是监督的另一个层次。


财务人员应在核算过程中,通过多维度、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展示数据异常风险点,判断哪些是流程中的问题、哪些是审批中的问题、哪些是制度上的问题,不断结合实际业务数据分析财务结果异常的原因,引导业务合规化发展,培养风险防范意识,提示不合规行为造成的后果,针对问题主动与业务共同研讨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参与到经营中去。


财务只有用好这两个职能,转换好角色定位,才能让财务专业知识最终转化为对经营决策的支撑,利用传统的会计核算与后期的服务支撑达到双驱动并行效果,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运营环境。


财务应主动走向业务,业务才能主动拥抱财务


业财融合不仅是业务、财务的双向融合,更是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一次升级。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的环境,帮助业务、财务尽快“共融”,形成合力,刘芬芳老师这样认为。


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应主动走向业务。财务工作不是简单的核算,如果财务只是为了完成记账而记账,那么财务永远无法融入到企业的业务发展规划中去,也不可能输出高质量的财务经营分析报告。


财务人员面对每一笔单据、凭证,不仅要记录做账,更需要了解每一张单据的来源、业务归属部门、成本匹配关系,并且应具备流程和数据的穿透力,主动走向业务,去学习、去探讨,只有不断挖掘每张单据“背后”各环节业务逻辑和财税问题,才能帮助和指导业务,进而支撑经营健康发展。


当财务被业务所需要,业务才会主动走向财务。在大部分企业,业务与财务有着天生的距离感,在业财融合中业务部门会相对“被动”,因此需要财务通过一些方法引导业务拥抱财务。例如,财务部门主动做财税知识分享,结合生产数据做财务经营分析,找到生产数据与财务结果的匹配关系,让业务理解每一次生产活动与财务结果的关联关系。


同时,也可结合内外部案例,分享不合规操作将会造成损失和风险,“以点带面”提示合规经营的重要性,让业务部门及领导理解财务数据,认可财务的重要性,互相支撑互相成就,是业财融合的前提。




未来财务人应成为人工智能逻辑的主导者


传统的财务数据处理工作琐碎且复杂,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随着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到来,系统工具改变了传统岗位的基础工作。如果让财务人员从一个统计员、制单员、记账员转型成为数据的管理者?这对未来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刘芬芳老师在这方面有更深的感触。


在人工智能不断冲击下,财务人员务必要与时俱进。结合自身财务专业知识,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成为人工智能系统逻辑的主导者。


如果财务只把自己当作科目的录入者或数据的统计者,将无法应对大数据及智能化带来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业务前端的海量订单、生产环节的琐碎数据、每一个部门的业务单据,都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到财务手中,而且每个流程的审批状态或者订单的不同时间节点,都会影响着财务核算的口径。


如果财务只会操作财务软件,而不具备前端系统和流程的穿透力,就会被大量数据所淹没,被重复的数据处理所束缚,各部门相同业务的不同口径所困扰,就算辛苦录入、对账、核算出来的财务数据还是信息孤岛,无法及时或直接被使用,永远停留在事后管理,被动核算。


现代财务人的思维需要打破从凭证入手的核算模式,不能机械式等数据、录数据,需应该主动抓住核算要素的业务来源,系统流程,从业务系统中找关键流程点,界定数据范围,确定核算思路,设计自动化账务解决方案,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能力,需要未来财务人具备四大潜质。


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高楼大厦需要稳健的根基,只有职业根基足够扎实才有参与今后信息化、系统化建设的能力,才能正确指导各种场景下系统数据处理实施方案,提供专业的数据计算及分析逻辑。


必须具备开拓性精神。要主动去学习最新的系统平台和技术手段,主动去了解所在企业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主动去吸收现代先进的财务共享平台下服务意识,及大数据平台下的数据管理理念,如果我们只限于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将跟不上时代和业务的发展。


必须具备流程再造能力和数据抓取能力。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云平台等业务模式层出不穷,大数据已在高速自动化管理,财务必须深入到业务系统中去,了解流程、延伸流程、再造流程,向业务系统提需求,与工程师研讨业财系统对接的方案。


借业务流程生成财务单据,摆脱传统业务数据月报、周报、日报汇总核算,细化到实时核算、订单级核算,才能让财务数据穿透经营数据,提高财务数据处理效率和运营数据的掌控力。


必须拥有系统化思维及资源整合能力。未来必将是智能化系统时代,也将进入无纸化时代,业务到财务部交单据、填单据的场景将慢慢消失。


财务人员也将从手工账转向系统原始数据流程管理、规则管理及接口设计,必须具备跨多业务系统多部门数据口径,整合数据字段的能力,拉通各环节流程数据。


让流入财务系统的数据更直接,更标准,用系统方式把控数据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安全性,同时用系统监控流程风险,用系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实现内控管理,降低风险。


锦源汇智在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上,财务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2020年企业上线了“易快报”费控报销系统后,除了简化了企业的借款、费用报销等工作以外,还通过内部流程和数据整合,帮助业务建立了电子化工作流程、实现了管理协调,运营透明及数据整合。


具体方法是广泛运用易快报的事项申请单据,个性化设计了人力行政事项申请、采购合同事项申请、销售合同事项申请等六大模块,通过单据流字段数据采集,实时生成房租台账、采购业务台账、销售合同台账。


其中销售合同模块中又建立起的九大子业务流程,包括销售合同评审、销售合同下单、下项、发货、验收、开票、回款、扣款申请,通过业务部门的每个申请流实时监控每笔合同签约以后,何时下单、何时发货、何时验收、何时开票回款等信息。


以上所有环节的单据申请流都将作为系统审批借款和费用报销的关联事项和审批依据,随时可以查阅销售合同及采购合同执行进展。


可以说在财务后端与业务源头之间建立了一条高速公司,轻松实现了业财数据大融合,为合同级维度的利润结算、项目部经营考评、经营决策建立了信息平台,而且搭建了系统化数据结算平台和合同执行内控管理体系。


写在最后:


财务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要素,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流程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意识,以及主动掌控数据流的能力,有规则的管理和吸取有效数据,通过财务专业处理后再回馈给业务,让财务工作变得更有价值,让经营决策更科学,才能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器”。


成功的业财融合,可以催生企业内生动力,可以更好的创造企业价值。未来已来,愿所有财务人都能成为企业创新价值的引领者和创新实践的践行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