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现在回头看,好像这东西写的散了,没啥脉络,大家忍了吧。考完试我细细想想该怎么写,主要现在考试加工作精力有限,就想到啥说啥了,不费脑子阿。我的大致想法是介绍一下会计最最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的运用,这是基础知识,还有结合一些常见税种,尽量和书本不一样,告诉你们实际的东西。然后是进阶,如何看报表,什么样的公司值得留,什么样的现金状况就是需要跳槽的,绝对不能留的。最后是一些发展方向的东西。大致这样,也是我能想到的。这个工程巨大,只能考试之后细细说,因为不好好想,说不清楚。
现在主要说求职,其实这个是个技巧,这里提的是针对那些毕业一段时间,还没有真正摸到财务门槛,想跳槽而不得的人。
首先,你要真的认为自己目前岗位没有潜力了再跳,我真心认为哪个行业都不好混,这是在咱若干跳槽之后的体会,所以一定要慎重,我觉得跳到财务只适合那些文员,拿着微薄工资,感觉能力又没有发挥的人。有自己专业的,真的表考虑跳,外表光鲜的只是少数,乃看看那些大龄财务,哪个不是面容憔悴,头发斑白
第二,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你没有经验,你又没有应届生的创劲,心理上我们已经输了,肿么办?妍的一位好友,大学上下铺的姐妹,当年不听妍的话,现在后悔的要命,大专毕业就在一家公司做文员,到现在依然没有进展,后来发现错了,想跳槽就很难了,我说你先考试吧,考了初级职称再说。今年考下来了,开始找工作,且身案例阿。所以你一定要考试,至少初级职称,然后你要对财务有一定理解,给你个简单业务至少分录,涉税问题有概念。然后就开始进入下一步
第三,准备简历,上网上查询实际业务的资料,前提,不要找出纳工作,我不是说看不起出纳,这没有贵贱之分,只是从出纳改会计,有点难度,尽量绕过去,直接找会计工作,工作简历就写你原来从事的是会计工作,别畏惧,除非特别好的企业,一般不会去查你以前做什么的。然后就根据自己要找的岗位写工作经验,一边准备工作经验,一边了解这个工作涉及的实战要求。其实不要太害怕,真的,只要不是太差,会计工作都是可以应付的。
第四,做好思想准备,其实找工作就像相亲,一定要把自己最美丽那面展现出来,而不是实事求是,这是关键,你不是骗人,你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我会这个词,不是名词,是动词,中国语法里没有将来式或者过去式,你说我会的时候,你要有信心当老板交代给你这个工作的时候,你能搞定。
话说很多朋友不是缺少能力,是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足够的自信。自信更重要,然后是解决的思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问题的情况下,无论和工作有没有关系,都要有我能搞定它的念头,当这样的事情慢慢多起来,你会有自信的,这个和工作没有关系,而是一种常态。当生活中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时候,不要想让别人出主意,别想绕过去,迎头猛冲,你会发现好运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有一本书叫《秘密》,里面就说了这个。我好像自己就歪楼了,但妍当初开始工作的时候也不自信,妍总想我要是这样怎么办?那样怎么办?妍是半路出家阿。。。妍的姑姑就是财务行业的精英,家里很多亲戚都是这个行业的,在专业知识上有着丰富的资源,所以妍的姑姑说:你去吧,没有问题,我们给你做后援团,什么时候有问题就给我们打电话。妍之后信心满满,昨天我同学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也告诉她:你去放心面试吧,只要让你占上这个坑,妍给你做24小时咨询顾问。
我不可能给这里所有朋友做咨询顾问,但我要告诉你们一种态度,首先自己去解决问题,问是被动的,自己找才是主动的,主动成为常态的时候,你会自己产生一种霸气,你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然后就会攻无不克。妍姑姑给妍说完之后,我从没骚扰过她,都是自己解决的,所以回头想想这是一个力量,你要相信自己。
妍说一句职场的感悟吧。
对待你的下级,一定要谦恭有度,尊重他们并且抱着学习的心态沟通,指派工作也要有度,该他们做的,一定不要大包大揽,不该他们做的,不要想着欺负他们。
对待你的上级,一定要自信淡定,阿谀奉承不是一个好企业应有的态度,所以如果你们那里都是阿谀奉承,不做实事的同事,这样的企业大可以跳槽,另谋高就。
重新下载了cpa的会计,准备重新复习一下,看看有什么收获,顺便按照这个思路,给大家白话(baihuo)一下会计这个问题。首先说说什么是会计?我觉得从三大财报上最能说清楚这个问题。通过我们的记账(做凭证)在财报上体现公司的整体情况,注意,这里说的是整体。下面分别剖析一下三张报表:
资产负债表体现的是公司资产状况,这个公司资产有多少?什么类型?负债有多少?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各占多少?权益占多少?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资产负债表。是因为作为股东或者经营管理层,要知道我们公司有多少资产可以很快变现(流动资产),哪些债务是需要及时偿还(流动负债)。流动性的区分,财务上按照1年为界限。哪些资产是投资者自己从兜里掏出来(实收资本)或者靠兜里掏的钱金生金赚出来的(未分配利润)。哪些资产是白捡的(例如捐赠增加的资本公积)。在具体说哪些是欠员工的钱(应付职工薪酬),哪些是欠税务局的钱(应交税费),哪些是可以从客户那儿收回来的(应收账款),哪些可能是关联方或者员工欠的钱(其他应收款)
如果我这么说完,你是不是觉得,哦,这么一下子就知道公司什么样子了。这家伙真没少欠供应商的供应商的钱呀(应付账款),或者这家公司可能是个高科技公司(无形资产很多),或者你会觉得这家伙就靠借款活着呢?(长短期借款很大)当你一眼就能联系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面对的就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鲜活的企业的业务情况。这还仅仅是第一张表,下面再说说利润表。
OK,你已经有了概念了,那么我们在强调两个事情:第一、这张报表是体现的这个公司的累计数,也就是从开业到你看见这张表所记录的时点位置的所有经济业务对这个公司的影响。所以是个余额的概念,注意,要明确余额和发生额,我们以后还会频繁提到。第二、这张表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注意这里所谓的持续经营是指公司还会经营,无论是资产变现还是偿还债务,都是可以根据原有进度进行的,如果公司面临破产清算的地步,这张表的数据就会变化,比如你的固定资产可能为了急于脱手,而降价处理,所以我们以后说到的经济业务,除非我特别说明,否则都是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
然后我们说第二张表,利润表。这个东东呢和上面说的有一点截然相反。利润表的数据都是发生额为基础的。神马叫发生额,其实很好理解,余额就是1+2+3=6的6,发生额就是这个公式里的2或者3的概念,他体现的是阶段数据,这一阶段公司的情况,资产负债表体现的是从公司已来到出报表那个时点的公司状况。
好吧,我假装大家已经理解了,那接下来说说利润表是怎么体现公司情况的,在利润表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公司这段时间确认了多少收入(注意,这里我说的是确认收入,不是签了合同或者开了票),发生了多少费用,成本是什么,公司到底赚没赚钱(利润的概念),这是公司一段时间以来的经营成果,这个赚钱与否又以未分配利润的形势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了,这是两张表的钩稽关系(钩稽关系这个会计术语就是说这俩人有点小暧昧,会有联系)。公司到底是管理费用过大呢(说明管理层比较能花钱或者管理层的大脑袋比较多),还是销售费用过大呢(说明业务人员比较能折腾),利润则全面地反映了这个公司在这个阶段是否发展得好。这里是很直观的,很多炒股的人,就懂看利润,其实这张表和资产负债表完全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的各种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不同运用呈现出不同的颜貌。
为了不被虚高的利润或者虚大的资产忽悠了,真正体现一个公司好坏的,也是真正体现一个财务人员素质的,就是看懂现金流量表。下面我们说说这张表
妍遇到的很多财务高手都是在现金流上下功夫的。为啥?因为现金流不好作假,利润可以预估,资产可以预估,真金白银的进出不能预估的,那是和银行要钩稽的,所以很多会计,包括老会计都不会做这个东东,因为它牵扯的面太多。现在财务软件都是自动出具现金流的,只要输入会计分录的时候做一个记录就行。所以很多人更忽视了这个问题。
现金流是最直观地反映一个公司财务状况的报表,基本没有虚假可以做(这么说绝对了,后面会提一个作假的例子)。现金流报表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从每大项业务收多少现金支付多少现金计算出来的,间接法是通过利润表有多少是现金实现的有多少不是倒推出来的,所以两个方式似乎想验证的。直接法与间接法之间有钩稽,现金流和利润资产负债表也有钩稽,所以隐讳一点说这个表应该是最难调整的。
直接法的编织方法突出了三大元素,即一个公司最最基本的三块业务:一、经营性现金流,这个数的净额是看一个公司靠买卖交易赚的钱,即不考虑会计的权责发生制,也不考虑税法的确认收入原则,就是所谓的现金为王。老百姓最常用的算帐方法,我今天买了多少大白菜,卖了多少大白菜,大白菜今天赚了多少钱,是真实的钱的概念。
二、投资性现金流,这个业务和我们普通的投资公司还是有差别的,不仅仅包括的投资公司,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比如买设备也算投资,比如买个系统也算投资,总之是给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带来收益的,都算投资。这块体现的是一个企业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度(没有人这么说,但我这么理解的,因为如果满足不了正常经营,谁会花钱做投资阿,在家过日子也是这个道理,吃喝不愁了才会投资呢吧?)
三、筹资性现金流,这部分是公司兜里没钱了,管家长要钱的体现。不管是向投资方要钱,还是管银行要钱,总之是没钱过日子了,才会体现。所以这里的余额要是整数,就说明日子不好过,或者有大的发展,需要银子开拓市场,不能单纯说好坏,只能客观的说他们缺钱了。
其实白话的说法就是,1、赚的钱和吃喝拉撒是不是匹配,日子过得是不是月光族,2、有了闲钱了是投资买车,还是买房或者炒股,3、入不敷出的时候管谁要点银子合适呢?先把大的框架说了,后面的细节晚上回家补。
上面说到现金流量表的直接算法,接下来对应就是间接法。
间接法就是从利润表倒推出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实际可以理解为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的一个附表或者核对表。首先我们要知道利润是会计口径的,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包括费用),但这两项都是会计口径的。
例如当有的收入没有收到钱的时候,但满足了会计确认收入的确认原则时,我们就确认为收入(计入到了应收里),但这部分实际没有拿到钱,还有的时候我们还没有付款,但是费用已经发生了,有没有实际的现金收入或者支出都不影响会计上收入和支出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会计口径与现金不一致。我们要将利润表里的数据都还原成为现金情况的收支,这就是间接法的初衷。
好了,既然我们大致说了这两个报表,如果你拿到这张表该怎么理解呢?一个利润再好的企业,如果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数都是不正常的,如果没有筹资获得的现金流,那他们的持续经营就会成为问题,再结合一下他们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就能看出一个企业的端倪。
给大家举一个造假的例子,开阔一下思路:
A企业每年销售自己生产的设备给B企业,B企业再将商品销售给C企业,C企业再将产品售回给A企业。这样形成了什么结果?
首先,A企业的利润很大,因为自己生产的设备都卖了,虽然绕了一个圈,买入固定资产是计提折旧的,生产设备的折旧10年计算的话,就影响很小了。
其次,他的经营性现金流也很大,因为销售给B之后都收回现金,但是同时购入设备的时候他记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现金支出是体现在企业的投资性现金流的
另外,资产部分也很漂亮,增加了固定资产,而不是增加了应收帐款
最后,没有出现额外的债务或者借款。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首先要想现金流量表好看,要不就是公司业务好,要不就是“个人业务好”,这张表牵扯太多数据,个人没有好点的素质是不容易作出漂亮的现金流的。
另外,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利润和现金的差别,理解这个现金流动的过程。现金对于企业就像血液对于我们,他要流动起来才能给企业带来活力,靠这类人工透析(造假)是不能长期经营下去的。
如果你初入一个企业,好好看看他的现金流,再了解业务,就会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现金流说完了。我也要想想下一个议题了。拖了这么久,真心觉得对不起守候在这里的各位。谢谢
答网友提问1:
楼主,我做了八年的出纳了,过了初级,看到比我晚过初级的人现在已经做了几年会计,我心里也说不出来的感觉,我也想去做会计,但是心里没底,总觉得好象好多东西都不懂,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好。现在做出纳也做的挺烦,总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行,能指点一下吗,谢谢了
-----------------------------
首先说,我一直觉得出纳很难跳会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通过你这么说,我觉得是心里那关不好过。其实你做了这么久出纳,看会计工作也看得八九不离十了,放心去找吧。关键是企业可能会考虑你的工作经验。说实话,我建议你先投简历试试,另外准备考中级,初级比较没底气。另外,你简历一定要模糊你现在的工作内容,哪怕说现金会计都好,总之尽量别让用人单位认为你就是做出纳的。
我找工作从来都认为:“不是会才去做,是做了就一定能会”,加油,你没问题的
答网友提问2:
研姐,有没什么比较好的账务处理的书推荐,或者比较好的会计专业书推荐。税法+实务。在学校的时候根本就没好好上过课,实际经验也相当缺乏,2年成本会计+1年多内帐会计。会计知识非常薄弱,研姐给点指导啊!!
-----------------------------
我推荐最好的实务书籍就是会计视野网加自学。看到别人的问题,自己尝试去解决,然后看别人的回复。我认识很多财务界的老师,有实务经验的少之又少,真正的经验是生活里的,去会计视野网,多看(了解),多问(学习),多思考(提升),多回答(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