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天文史上的今天 | SpaceX公司创立

SpaceX公司已然成为私营航天领域的传奇,从垂直回收火箭技术,到发射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火箭,大胆,激进,但又步步为营,每每吸引全球目光。

这家公司的传奇,始于2002年5月6日。


2015年,在位于加州的SpaceX总部,员工与“龙”飞船合影

来源:SpaceX


“我愿意死在火星上,不是撞死的就行。”


是埃隆·马斯克的一句名言。2002年5月6日,spaceX公司创立,而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家公司成为了私营航天领域的传奇。


2001年,马斯克提出一种被称作“火星绿洲”(Mars Oasis)的设想,简单说就是发射一个小型温室到火星上去,其中带有培养皿和植物种子,这样就能让植物在火星上生长。如果成功,这将是生命到过最遥远的距离。他希望能够唤起公众的兴趣和支持,从而促使政府增加在航天领域的预算投入,因为他坚信人类必须向外星移民。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来源:SpaceX


但马斯克很快意识到,即便美国政府预算大幅增加,要想实现火星旅行仍然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目标。关于这一点,老严很推荐大家去看看另一个美国人罗伯特·祖布林(Robert Zubrin)写的一本书,叫做《赶往火星》,作者持有与马斯克相类似的观点,并且做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当然其中的有些观点明显太过激进,低估了登陆火星过程中的很多潜在风险。


而马斯克最大的感觉是,阻碍人类进入太空的最大问题在于成本,说具体一点就是火箭太贵了,要想迎来人类真正的宇宙大航海时代,就必须大幅度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


2006~2009年间, SpaceX通过猎鹰-1号火箭掌握了进入轨道的技术能力

来源:SpaceX


他们最开始想到的是去俄国看看有没有便宜的,现成的火箭。2001年10月份,马斯克与航空专家吉姆·坎特尔(Jim Cantrell)以及大学时代好友安德罗·罗西(Adeo Ressi)一同前往莫斯科,希望能够买到一枚“第聂伯”火箭,其改装后可以用于发射卫星。


在俄国期间,他们拜访了俄罗斯几家大的航天集团,比如曾经主导苏联时代月球与行星探测计划的拉沃什金联合体以及“国际航天公司”(ISC Kosmotras)等。然而,这趟行程并不愉快,甚至传言双方还发生了一些口角。


站在一枚猎鹰9号火箭旁边的马斯克

来源:SpaceX


2002年2月份,马斯克再次前往俄国,希望再次碰碰运气。这一次,俄国人给出了800万美元的报价。马斯克很快认定这是不可接受的,并且直接离开了会议现场。


在回国的飞机上,马斯克意识到或许他自己可以建立一家公司来研制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马斯克的执行力很高,他很快查找资料并粗略估算出,当时的火箭发射报价中,实际上火箭真正的燃料成本只占到3%上下,大部分的成本是火箭的硬件费用。如果能够实现火箭的可重复使用,并在设计时考虑模块化组装,那么就很有可能将成本降低10倍以


上,还能保证相当可观的发射利润率。


SpaceX的主力火箭:猎鹰-9型火箭发射升空

来源:SpaceX


这种思想在后来SpaceX的发展过程中清晰可见。关于回收就不再多说了,大家再视频画面中都看过很多。经过多次失败,SpaceX现在在回收火箭一级方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并且开始进一步尝试回收火箭整流罩,并打算在未来进一步实现全火箭回收。


而在模块化设计和技术演进方面,也能看到比较清晰的路子,那就是从易到难,不断试错,快速迭代。一开始,SpaceX成功测试仅有一台梅林发动机,且不可回收的“猎鹰1号”小型火箭,并逐渐演进到目前SpaceX的主打火箭:“猎鹰-9号”。


《星战》中的千年隼飞船

来源:wiki


猎鹰9号火箭使用9台梅林发动机,且在不断演进中实现了一级火箭的回收。而之所以用“猎鹰”(Falcon)来命名自己的火箭,是为了向《星战》中的“千年隼”号飞船致敬。


2018年2月6日,SpaceX公司再次震撼世界。同样使用模块化组合思想研制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这是当今世界上现役最强大的火箭,而从创立到这一刻,马斯克只用了16年而已。


2018年2月,重型猎鹰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今天最强大的火箭

来源:SpaceX


这一幕真的非常有感觉,简直科幻。两枚重型火箭的助推段同时垂直降落地面

来源:SpaceX


这次发射只搭载了一辆马斯克自己的红色特斯拉跑车,里面坐着一个假人宇航员。在摄像机传回的照片里,这个假人就像开着车在太空里兜风,它最远可以开到火星轨道附近,绕太阳转圈,就像一颗汽车小行星。


他面前的仪表盘上印着《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那句名言:不要恐慌。


DON'T PANIC—— “不要恐慌”

来源:SpaceX


编者按:

《天文史上的今天》栏目是老严的一次个人历险,试图通过坚持365天,完整记录一年中每一个日子在人类漫长的天文历史中留下的印记。


查看老严更完整,更及时的更新?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空早知道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655293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