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10月10日消息,根据NIQ-GfK发布的《2024-2025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市场在2024年呈现加速回升趋势。预计营业额将达到约22,406亿元,成为自2019年以来第二高点,同比增长约5%。其中,以手机为主、穿戴为辅的个人消费电子场景的营业额增速尤为突出,占比超过五成,成为体量与增速双冠王。
白皮书数据显示,手机和穿戴等个人消费电子场景的营业额预测在2024年将超过1.1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0%,位列第一。其中,智能手机零售市场上半年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4%,手机均价提升至4000元左右。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也因手机市场的回升和大健康需求的拉动,同比增速在今年二季度提升至19%。
GfK中国通信科技业务负责人龚毅指出,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市场的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厂商持续创新和提升产品性价比,以及消费者延迟的换机升级需求得到释放。同时,可穿戴、耳机、小家电等多个新兴品类仍有较大的渗透空间。
消费者对于拥有AI功能/技术的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根据GfK的调研结果,近四成消费者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AI功能,且在年轻人、高线级城市居民和高收入人群中此比例更高。AI已成为各行业拥抱的智能化方向,其未来产品可塑空间广阔。
在智能家居领域,虽然传统品类渗透率已趋近饱和,但硬件的智能升级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智能大家电、智能厨卫大电和智能环境电器的零售额在2024年上半年均实现同比增长。
未来,AI赋能的科技创新有望激发消费者对场景专业化和高效化的升级需求,挖掘科技类消费电子市场的增长潜力。本土品牌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场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通过技术升级提高功能价值,优化外观以增加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