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舆论与投资齐飞,ESG投资如何国外取经国内念?

头像
张财神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ESG近些年热议不断,一方面 “漂绿” 行为被频繁报道、反ESG基金在美上市等新闻引人担忧,另一方面ESG重要度不断提升,从近年来两会代表的提案可见一斑。

  ESG投资还正当时吗?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主动参与到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

  自2006-2022年UN PRI签约机构数量持续增加1,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签署机构数量进一步同比增长 28% 至 4,902 个(其中4,395投资者),资产管理规模估计为 121.3 万亿美元 2,其中中国新签约机构增加40家,同比增速高达71%2。

  从可持续基金投资标的看,2021 Q4可持续基金总规模环比增幅达11.6%,几乎是全球基金市场整体增长的两倍

  根据晨星(Morningstar)的数据3,截至2022年,全球可持续基金总规模约2.5万亿美元,虽总体相比2021年底下降9%,但2021年Q4迎来了11.6%的飙升,结束了连续三季度的资产下滑,而全球基金市场该季度的增速仅为6%。

  其中亚太地区内部有所分化,但中国市场仍然受到资金青睐。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亚洲(日本除外)可持续基金的总资产略有增加,接近 520 亿美元,环比增长 2.9%。其中中国大陆可持续基金总资产规模领先,其次是中国台湾和韩国,分别占该地区资产的15.9%和7.5%3。

  从可持续债券投资标的看,可持续债券市场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份额持续提升,2022年占比达15.5%以上

  据《环境金融》报告4,自 2011 年以来,可持续债券发行量在 2022 年首次出现同比小幅下降。每种类型的债券发行量都有所下降,其中可持续挂钩债券在下半年增势显著放缓,绿色债券仍然是占比最高的债券类型,超过 4900 亿美元。

  难得的是,可持续债券市场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份额仍不断增长,从2020年的7%、提升到2021年的12%、进一步提升到2022年的13.5%以上5,这一方面也反映了可持续债券市场的成熟发展。

  尽管2022年是动荡的一年,投资者的负责任投资意识的增加,和可持续投资标的(以基金和债券为例)占比的增长,都反映出ESG投资的韧性,并将进一步发展。

  既然ESG投资仍将成为趋势,我们能从国外吸取什么参考经验呢?

  ESG 监管规范趋严,防止ESG投资泡沫,企业信披走向整合

  政策驱动投资。以气候与双碳领域为例,据贝莱德投资研究所(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和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一项研究显示6,净零转型的全球投资将在未来几年显著提升,这主要源于关键政策的推动。

  与此同时,投资实践加速推进负责任投资政策的不断完善。其中欧洲长期以来一直是ESG投资的引领者,政策方面也是如此(如下图7)。自2010年,亚洲出台的政策开始提速。聚焦中国,2018年11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倡导绿色投资理念;2019年3月,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提交<绿色投资指引(试行)>自评估报告的通知》;2020年7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这是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2022年《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 等政策发布,进一步从政策方面帮助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的出台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层面。

  从政策类型看,在所有地区和司法管辖区,要求企业 ESG 披露的法规数量最多,但其增长整体似乎开始趋于平稳,而投资者 ESG 政策则迅速增长。(如下图7)。聚焦中国,从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在北京设立办公室,到加快制定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成为今年两会热议话题,预示着ESG信披标准或将呈现国际接轨、国内整合的趋势。

  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并没有原地等待,而是主动实施变革加速准备。这包括创建新角色和职责(81%),愿意投资新技术和工具(99%)并且非常可能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内行动(47%)8。但同时他们继续面临数据准确性和可用性方面的挑战,比如范围 3 温室气体排放细节面临的最大挑战,包括对来自外部供应商的数据质量 (51%) 和缺乏数据可用性 (41%),表明公司需要进一步探索他们的数据处理方法8。

  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政策类型分布也有所不同,如:在欧洲,非公司政策主要基于投资者 ESG 披露,包括分类法和 SFDR 法规。相比之下,在中国,企业 ESG 披露后,大多数政策都围绕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展开。

 

  ESG继续成为财务之外被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企业提高ESG表现动力增大

  投资者追踪投资回报率的同时,尽早洞察投资标的未来风险,并及时应对非常重要。

  投资者和企业可以通过ESG数据做哪些有效分析呢?以晨星Sustainalytics的ESG风险评级数据为例,企业可用于对比分析的数据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与所在区域/国家的整体ESG风险等级分布做对比、与所在子行业的风险等级分布做对比、与同行业领先公司就具体MEI做对比等。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马青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esg/investment/2023-03-17/doc-imymczuz0860752.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