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CAFS两会热评】刘帅 | 积极扩大高技术产业有效投资,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头像
张财神

转自: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要任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形势,新发展阶段科技绿色创新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重点任务,需要牢牢把握高技术产业,以此作为经济创新发展、持续强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刘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高技术产业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力支撑,也是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柱,更是扩大内需、加速经济回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逐步消退,部分国际市场份额为新兴经济体所占据。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仍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重点产业与细分环节短板凸显。面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我国要抓牢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扩大高技术产业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在重大技术突破、产业链韧性塑造与安全水平提升等方面的战略引领作用,全面巩固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落地实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一是高技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增长势头良好。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12年222516.2亿元增长到2020年367111.6亿元,增长近65%。二是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重要源泉。2012年以来中美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差距不断缩小。高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从2012年97878件增加到2021年529500件,10年间扩大4倍之余。三是生物医药、电子通信、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等代表性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前沿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有力保障。其中,数字通信行业有效专利申请数量实现较快增长,由2012年第一季度1123件增长到2022年第一季度2932件;计算机技术有效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237件数2022年第二季度2928件。

相较于先进工业国家,我国代表性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并不明显。首先,医疗技术仪器、生物制药行业专利申请量仍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出我国在上述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水平依然偏低。其次,半导体、化工和电子通讯等部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优势并不明显,尤其芯片和半导体行业有效申请专利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最后,中美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进一步拉大。2012年,我国与美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分别为1.91%、2.69%,相差0.78个百分点;而2020年两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分别为2.4%、3.45%,相差1.05个百分点,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

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动荡不定、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带来的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就要求牢牢抓住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牛鼻子”,使其成为提升和强化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扩大高技术产业有效投资,大力支持高技术产业底层技术研发。面向半导体、生物制药和医疗仪器设备等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环节,强化财政科技有效衔接,依托重点产业引导基金,支持高技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稳步提升重大原创能力、产业基础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突破发达国家对先进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封锁。第二,加快推进前沿技术产业化,发挥重点高技术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力支持区域性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快培育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稳定和协调发展。第三,加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不断巩固和强化重点领域区域产业链“链主”地位,稳步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3-12/doc-imykrhzv9134550.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