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回顾
当前经济已有一定复苏迹象,但复苏强度仍需进一步确认。货币政策继续定调宽松,央行连续3个月超额续作MLF。经济工作会议延续往年货币政策要 “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定调,央行随后表态2023年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除非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超出预期等,宏观流动性有望继续维持宽松。1月经济数据、金融数据显示经济正在复苏,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情绪。
市场回顾:
本周市场整体收跌
从宽基指数的情况看,科创50下跌3.73%,创业板指下跌3.76%,深证成指下跌2.18%,沪深300下跌1.75%,上证综指下跌1.12%,上证50下跌1.18%。
从行业的表现来看,本周涨幅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美容护理(3.53%)、食品饮料(1.62%)、石油石化(0.69%)、轻工制造(0.39%)、钢铁(0.27%);本周下跌幅度较大的五大行业分别是电力设备(-4.06%)、电子(-3.29%)、房地产(-3.16%)、综合(-2.9%)、农林牧渔(-2.72%)。

市场展望
当前对市场的判断:震荡调整
1、当前经济已有一定复苏迹象,但复苏强度仍需进一步确认。一方面,1月信贷实现“开门红”且结构较好,同时1月PMI重回扩张区间,表明国内疫情自高位回落后经济已有一定复苏迹象;但另一方面,高频数据显示动力煤耗仍低于去年水平、全国建筑施工企业开复工率落后往年、地产销售仍较为疲软,当下经济复苏强度仍需进一步确认。
2、货币政策继续定调宽松,央行连续3个月超额续作MLF。经济工作会议延续往年货币政策要 “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定调,央行随后表态2023年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除非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超出预期等,宏观流动性有望继续维持宽松。同时,目前央行已连续3个月超额续作MLF,显示了对流动性的呵护。
3、市场情绪方面,加息担忧再度升温压制海外风险偏好,国内经济复苏提振市场情绪。海外方面,美国1月CPI同比、零售数据均超预期,叠加美联储官员再次发布鹰派言论,加息担忧再度升温。国内方面,1月经济数据、金融数据显示经济正在复苏,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情绪。
行业配置建议
建议重点布局
随着国内外高频微观数据的不断改善,经济修复的预期正在不断上升,但仍需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当前节点,建议着眼全年,把握基本面实际变化,均衡布局。
(1)景气延续:持续关注未来发展潜力大、盈利增速高、国家支持、财政扶持的方向,比如国防军工和新能源中的新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方向;
(2)困境反转:重点关注此前受疫情影响和房地产政策影响的行业或板块,以及未来一年周期反转的行业,包括出行链、大消费、金融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半导体等等;
(3)主题布局:契合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方向,例如自主可控、安全自主、特色估值体系等主题下的信创与数字经济、教育医疗、财务状况较好的央企国企等板块。
尊敬的投资者: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平安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3-02-19/doc-imyhhaam8613030.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