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防疫,最近上热搜了。在最近的一个发布会上,主持人非常严肃说,一定要公共厕所严格扫码,不扫码不让进。
相比于广州、北京,疫情发布都已经不戴口罩的情况,济南发布会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咱们先实事求是的讲,其实上厕所扫码,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都司空见惯, 它绝不是济南一市或者是山东一地的独创。
我记得我在北京爬山的时候,山比较的荒凉,接近河北了,山顶附近有一个早就荒弃的公共厕所,可能疫情期间就没有人打扫了,门口还竖着一个健康码,还有人去扫,这也是一个常见现象。
我认识一个大学教授,他参加了疫情防控,专门开发了一款软件在大学里用,是让学生摇号去上厕所。因为要避免感染,走廊里只准出现一个人,所以上厕所要排队,还要摇号。我当时听的目瞪口呆。
问题的关键在于,济南要严格厕所扫码的时候,是整个全国的防控措施都有了巨大调整的时候,是很多地方开始从宽的时候,济南开始从严了。
在经过了三年抗疫,病毒的毒性显著下降,我们可以从严格风控走出来从宽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差别。似乎一些南方地区在尽可能的从宽,而北方很多地区却在尽可能的从严,这是很大的差别。
我们实事求是讲,防控政策真的是一叶知秋。一个地方公共服务的水平,一个地方政府对权力边界的意志,一个地方社会对于疫情的科学认识,理性程度,包括民营经济的地位等等很多因素,都决定了不同地区的防控措施。
有朋友说,相比于南方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的服务意识,一些北方地区在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做“父母官”。
所以他们做什么事情,第一个出发点不是征求老百姓的意见,而是我觉得你该怎么样。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冷。这种模式在过去也未必有什么大问题,但在一个高度流动、高度多元、利益分化的社会,这种从管理者单向角度、单向思维去进行的一刀切式的管理,往往就很难应对分化和复杂的社会。
最典型的,前段时间威海下大雪,老百姓排队做核酸,所以有人就抱怨说,你们把老百姓都累成什么样子了?结果回应是什么?回应是你看做核酸的人也很累,你看防控人员也很辛苦。
这种回答就是典型的父母式的回答,对不对? 你跟你妈讲,我不想干什么,你妈说我为你操了多少心,你光说你不舒服,我舒服?
其实老百姓要求是什么?你能不能灵活调整?能不能增加核酸监测点?广东和杭州夏天的时候就支起防晒棚来了,老百姓要的不是你回答一句:我也很辛苦,我管你管得很累,我这么掏心掏肺辛辛苦苦的管理为谁?
有的朋友留言就更犀利,他讲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些父母官的问题,是有的人他当父母官,是只想当父母,不想为民做主。
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尊重济南地区的防控措施,因为中国很大,不同地区情况不同,防控措施不同的也很正常。再说了脚长在人身上,你要是真不喜欢严格封控,你就可以离开。你要是喜欢严格封控,也欢迎你到严格封控的地区
我群里有山东的朋友和深圳的朋友,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天天一起喝酒,天天踢球,封控以来双方简直就成了死敌,天天对骂。深圳的朋友现在是个小业主,以前是企业家,他就天天骂封控,说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山东的朋友是大国企,也是干部,他就支持封控,说你们这帮人就想挣钱,我们这边老百姓才要活。
你说双方有什么原则性的冲突,双方不都是老百姓吗?
老百姓的观点不一定一致,老百姓的利益也不一定一致。
我还是那句话,各个地方在风控程度上有快有慢,有宽有严,在中国这么复杂的情况,这是正常,这背后其实反映出这些当地社会的观念认识,还有它的利益结构,不同的政策反映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反映出不同利益在政策当中的话语权。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实践的权利,每个地方的人民群众都有占上风的利益诉求,我们都理解,都尊重。
疫情防控这个事,在从严的时候不要一刀切,在从宽的时候,其实也不一定要一刀切。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O34K54M0551M1ZM.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