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投资心声|债市筑底了吗?

头像
张迅

11月以来,债市迎来巨幅调整,进入12月份,债市行情有所回温,但走势依然不甚明朗,展望后市,此前利空因素是否会再次扰动债市?明年债市走势如何?投资者又应该如何把握债市投资机会?我们邀请到擅于利率债波段操作的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债券投资部总监周潜玮为我们拨开债市迷雾,分享实战干货。

周潜玮管理的万家鑫璟长期业绩表现优异,近3年近5年均排名同类前10%,自成立以来,连续5个完整年度获得正收益。在这一波债市调整中,万家鑫璟又是如何做到很好控制回撤的?在市场波动中如何做好波段操作?

周潜玮在此次分享中都做了详细解答,以下为分享全文,供大家参考。

本期嘉宾简介

周潜玮

固定收益部总监、债券投资部总监;

16年投研经验,其中10.5年投资经验;

擅长利率债投资;

现任万家鑫璟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Q1:从11月份以来,债市经历了比较大的震荡,这种波动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周潜玮11月以来,债券市场大幅调整,曲线长短两端波动逻辑略有区别。一方面,伴随着资金价格未出现月初的回落、叠加存单一级发行价格不提价,短端品种有重定价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政策的边际放松,动摇了市场对基本面不强的预期,使得长端利率震荡区间也有所扩大。综合来看,各期限品种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波动。

随后央行重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将资金价格压在低位,叠加降准落地,投资者情绪一度有所好转。但是,目前债券的利率中枢处于相对低位,中期推动利率继续下行的逻辑依据不足,而利率继续上行的逻辑无法证伪,投资者选择继续防守。

Q2:您管理的万家鑫璟表现不俗,能否介绍一下其投资策略是怎么样的

周潜玮万家鑫璟投资策略是信用债加利率债投资组合,信用债部分是以3A等级的信用债为主,利率债部分以10年期的证金债为主。产品的组合久期会在1.5~5年之间波动,主要还是利率债部分仓位的增减带来组合的变动。万家鑫璟收益不错,主要得益于利率债波段做的相对比较成功。

Q3:万家鑫璟在利率债投资上是如何做波段的

周潜玮波段操作的前提主要是对利率债中长期趋势的把握,结合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对中长期逻辑做出正确判断。短期来看市场会有波动,可能会有很多扰动的走势,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市场肯定会回归它的中长期的趋势。

Q4:能否介绍一下您过往的投资经历? 

周潜玮从职业发展的路径看,我之前在商业银行的工作经历,与信评出身的基金经理确实有一些不同,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更加偏好利率债的波段交易,在利率债的仓位占比上也会比一般的组合更加高一点。利率债交易确实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盯盘上,因为利率债的流动性更好,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不过组合的主要收益来源并不是短期的交易,还是要对中长期的趋势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Q5:站在当下,您如何判断未来债市走势? 

周潜玮对于明年的债市,在中性假设下考虑仍是震荡行情,波动区间会有所放大,未来会以“看短做短”相机应对。

Q6:在债券基金的配置上,您对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周潜玮我们所擅长的波段交易风格,在大部分市场环境下会出现相对较高的净值波动,但如果控制得当,也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整体来看,凡是净值型产品,收益和波动一般都是成正比关系。因此,个人投资者在参与配置时,首先要认识到债券基金并非“稳赚不赔”,固定收益拉长时间来看是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去争取持仓券种的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

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债基品种。通过比较每类产品的流动性、风险收益特征、回撤和波动水平等,找到与自己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最后,在持有阶段要修炼从容的心态。如果短时间的波动并未超出自己的心理底线,不妨多给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一些信任,因为公募对债券基金普遍有着严格的风控和止损制度,我们也会通过及时地纠偏和调整来重新校准方向。

声明及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2-12-09/doc-imxwarir1526034.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