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中国零售业之“神”,他将90%的利润分给员工,年营业额做到70亿

头像
张财神

中国有这样一个企业,或许在众多的零售业巨头面前,它并不起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只在河南开超市的零售企业,却被马云称赞为:“中国零售新思考的一面旗帜”。雷军不仅亲自去河南观摩学习,还说:

“它在中国零售业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河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家超市,年销售额70亿,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冠绝中国零食业,却始终没有开出河南。而这和创始人于东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于东来出身草根,只读过7年的书,先后卖过冰棍,水果,电影票,当过工人,后来遭遇下岗潮。这样的前半生让于东来尝尽世间冷暖,也看尽了人生百态。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似乎也能用在于东来身上,哪怕历经过残酷的现实,他却依然保持着朴实和诚恳。以“用真品、换真心”作为经营之道,一步步将一家杂货店做成了中国商超界的神话。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看看于东来的故事。

下岗工人欠下巨债,借钱创业‍

于东来是河南许昌人,只读了7年的书就辍学了。他做过许多的工作,不仅没赚钱,还亏掉了30万,这在当年可以说是一笔巨额的债务。下岗后,为了继续生活,也为了还债,他跟着哥嫂一起投身于零售业,借了1万元钱开了一家杂货小店。

这家小店仅仅只有30平方米,叫做“望月楼胖子店”。也许连于东来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他开出的这家小店,会成就他名满河南的辉煌后半生。



于东来开店是在1995年,那一年中国的市场秩序还未建立,假货泛滥。于东来为人诚恳,不卖假货,但却免不了被经销商蒙骗。因此坏了小店的口碑。于是,于东来首次提出了“用真品、换真心”的承诺,并建立了三级质量保证制度:进货时采购员把关,入库时质量监督员复检,上柜时营业员把关。

当时,也有一些经销商过来向于东来推荐利润奇高的假货,都被于东来义正言辞地拒绝。在那个年代,于东来观念超前,提出了“假一罚十”的承诺,这是他赢得消费者的第一步。

许昌只能算是四线城市,百姓收入并不高,又恰逢当时下岗潮来袭,很多百姓纷纷下岗,生活更加拙荆见肘。于东来深知下岗后的困苦,所以决定让利给老百姓,把一些商品以进货价卖出。这样的实惠再一次让于东来的小店赢得了大批顾客。

到1995年末,仅仅开店一年的于东来,就还完了30万的欠款,并且还盈余了50多万元。

遭遇纵火,低谷中涅槃重生‍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9HM95FL0539S3HP.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