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昨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防疫新十条”,里面提到了新冠轻型病例和无症状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
这说明,以后我们如果得了新冠,就要居家自己扛过去了。
保定人民还要先行一步,看看他们现在的状态:
发烧烧到39度,喉咙痛得像刀割,每天腹泻三四次,烧退后仍旧咳嗽不止。。。
很多人感叹:原本离我们遥远的病毒,突然近得可怕。
这份慌乱,体现在后台疯狂的留言上,微信上也有不少朋友连环夺命call我,问的都是相同的问题:
“米医生,得了以后应该怎么办?有办法预防吗?”
甚至有人发了张图片给我:“米医生,你快瞅瞅,这图里的吃法靠谱不???”
先给大家提个醒:碰上吃药的事儿,最怕自乱阵脚,病急乱投医。方法肯定是有的,但绝不是按照上面这种顺序来吃,很不靠谱!
不同的中成药,它们的成分和功效都不相同,针对的症状也各不一样,所以如果你要买药,肯定得买针对当前症状的。
那不同症状适合用什么药呢?来,今天我就跟你们把感染症状及简单应对讲彻底。
一旦开始有症状,大家及时使用中成药有效应对,对于轻症来说还是非常有效的。
一,轻度症状:发热、咽痛咽干、乏力,咳嗽等
如果有轻度症状,那就可以选择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小柴胡颗粒,或者选择金花清感颗粒。
连花清瘟不必多说,最近正被疯抢,如果你能抢到,建议联合 小柴胡颗粒使用。
小柴胡是一个治疗半表半里症比较明显的中成药,即在发热的时候觉得周身很热,发冷时又觉得特别冷,出现寒热往来症状时,小柴胡能够配合连花清瘟疏风清热、和解表里。
如果你抢不到连花清瘟,就买金花清感颗粒。金花清感是2009年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中研发出的有效中药,配方组成:
金银花、石膏、麻黄(蜜炙)、炒苦杏仁、黄芩、连翘、浙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等。
它的大致构成和连花清瘟类似,都是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主要用于风热犯肺引起的症状,在新冠治疗中,通常适合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咽痛咽干、乏力、或咳嗽等症状,有清热解毒、疏散风邪、宣肺的功效。
二,小儿感染轻型
如果是家里宝宝不幸感染,这个时候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或者儿童清肺口服液。
这两个药用稍微有点区别:
若宝宝是以发热、咳嗽、咽喉肿痛、便秘为主,就用豉翘清热颗粒,它是由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大黄,青蒿等组成,清上焦热力度更大,主要可以疏风解表,清热导滞。
若宝宝出现咳嗽、有痰了,就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它里面除了清热药外,还加了法半夏、浙贝母、橘红等止咳化痰的药,因此更适用于咳嗽、痰多的情况。
三,咽喉疼痛明显
如果咽喉疼痛得厉害,就加用六神丸或金喉健喷雾剂。
六神丸是雷允上的招牌,它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六神丸的成分只有麝香等6味药,具体配方绝密,但是,虽然只有6味药,以前治疗烂喉痧,咽喉肿痛腐烂非常有名。
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疗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痈疽,疔疮。对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疗效也很显著。
如果你咽喉肿痛明显,推荐加服雷允上六神丸以清热解毒。
四,腹泻、肢体酸重、恶心、没食欲
出现这些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含酒精)或者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
在《新冠治疗方案(第九版)》中,藿香正气被提名了,能解暑祛湿、和胃止呕,是化解中焦湿阻的一款中成药,适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
奥密克戎的症状我们在开头也看到了,有个典型的症状就是腹泻,这是因为奥密克戎是湿邪,发展到后期,病证由太阳证转为阳明证,所以出现拉肚子的症状。
因此,如果得病期间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关键就是要先把湿浊化了,因为是湿重引起的腹泻,只有原因祛除了,腹泻这个结果才会消失。
五,恢复期
新冠恢复期以气虚症状为主,气阴两虚也多见,可以使用玉屏风散合并生脉饮口服液。
因为恢复期邪气刚去,正气还很虚弱,大多会出现气短乏力、食少懒言、口干,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等情况,可以选择玉屏风散联合生脉饮补气养阴。
饮食上,可选择黄芪、百合、秋梨膏等益气滋润的食物,加速病后康复。
以上这些药,都建议大家常备,一旦出现问题,及时用药就可以把病魔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新冠还是能不得就尽量不得,比起中招后的治疗,更该重视的是怎么预防!
我建议大家每天每人1小包泡“防疫茶”(邓老清冠三仁茶),或者2~4包熏蒸吸水气,然后用茶包水来泡脚。
防疫茶方成分:
五指毛桃 黄芪 金银花 薄荷 藿香 桔梗 芦根 杏仁 苏叶 蒲公英 甘草 桃仁 梨干
整个方子:益气固表+清利上焦咽喉+护住中焦+活血通便。提升人体正气,让病毒见你都绕道走。
老少皆宜,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大众的预防方法了。
最后,我给大家罗列了一张鉴别表,教大家简单区分自己是否得“奥密克戎”。
这几天,很多人还沉浸在“放开”的喜悦中,仿佛离正常生活只有一步之遥,但后果究竟会怎样,谁都下不了定论。
我知道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会感染新冠。
我知道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居家隔离,自己扛过去。
我知道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和老人会经受更严峻的考验。
我知道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药物的帮助,需要中医的帮助。
我知道的是,我们会携手共进,最终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因为我们手握中医,遇病不慌!相信经过此“疫”,中医文化会再次浸润神州大地!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O2FJAFG0552QWC0.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