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调整疫情政策,外媒纷纷投来了关注的目光,有外媒甚至坦言:中国疫情政策的放松以及经济持续反弹的前景,已经很有可能成为即将到来的新年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周三(12月7日)概述了范围广泛的新放松措施,其中包括居家隔离的可能性和取消对公共场所的检测要求。英国《金融时报》评论道:这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国家正处于两个深刻转变的边缘——一个是心理上的,另一个是实际上的。有商品交易员指出,美国和欧洲市场可能低估了这些变化对价格和通胀的影响。
过去一个月以美元计价的 MSCI 中国指数上涨了近 19%,从 11 月中旬开始认真定价中国重新开放的可能性。摩根士丹利本周将中国的评级上调至增持,这是其分析师所说的“一件大事”。
虽然乐观主义者测要到明年春天才能恢复常态。但是,尽管存在各种可能的情绪,但普遍的看涨情绪很快就出现了,同时人们初步相信势头现已确立。一些策略师承认放松会不均衡且不时出现挫折的风险,最大的问题是,重估过程中有多少已经渗透到全球市场,以及重新开放的故事将在多大程度上在它们之间产生反响。
以 10 月 31 日的低谷为基础。高盛指数显示,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从11月开始强劲反弹,目前仍保持上升趋势。鉴于周三的消息,未来几天它们可能会更强劲地飙升。迄今为止,高盛策略师多米尼克·威尔逊就市场增长预期转变的规模得出的结论是,“围绕 11 月重新开放的重新乐观情绪表明,这种转变已经发生了大约 40%。”
这个数字——以及从现在到今年年底之间竞争对手银行可能制作的其他类似指标——看起来非常重要,但应该谨慎对待。受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许多不同资产类别的潜在上行空间差异很大。高盛认为,中国和新兴市场股票是最有可能上涨的受益者之一,这或许并不令人意外。铜价和油价处于同一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析还称,但其他市场可能会受到“不那么受欢迎”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加速扩张在理论上可能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放大影响,并产生连锁反应。欧洲市场虽然受到高能源价格的破坏和苦难,但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中国对天然气需求疲软导致供应转向的事实。
不过,《金融时报》称:可以说,中国重新开放对市场影响的最显着特征可能是它的冲击速度。市场参与者已经看到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重新开放进程——从解除极其严格的封锁的国家到只实施软限制的国家。因此,市场可能会决定,他们不需要像在其他地方那样谨慎地摸索中国重新开放的方式,而只需关注明年晚些时候建立的增长预测,并认为拖延的代价太大.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HO1DV92O0543MBSX.html?spss=backflow-index-hotlist,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