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中国迎重要客人!美联欧制华政策已失败,普京给中方送来“大礼”

头像
张财神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

俄乌冲突让世界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欧洲、美国、俄罗斯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博弈,世界其他国家也均受到了影响,在不断动荡的当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有实力的大国,及时发挥了稳定作用,虽然美国带领盟友处处与中国“过不去”,给中国“使绊子”,但是依然挡不住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可,挡不住中国的迅速发展。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接连收获好消息,我们一一来看。



首先第一个,欧洲理事会主席访华。距离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也开启了访华之旅,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米歇尔2019年12月就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后首次访华。欧洲理事会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米歇尔可以说是一位重量级客人。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向来吸引着全球目光。

一段时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大国博弈、乌克兰危机等影响,欧洲经常会传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减少对华依赖论”“对华产业脱钩论”等消极论调,还有所谓“中国威胁”的杂音,对双方正常经贸合作造成阻碍,再加上美国的推波助澜,中欧关系时而会出现波动。然而就在国际社会对中欧关系纷纷揣测之际,欧洲高层却屡次发出强烈信号,展现出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比如朔尔茨访华时就明确表态拒绝“脱钩”,还带了宝马、大众、西门子和巴斯夫等德国重量级企业高管。当美国试图迫使盟国切断中国的技术来源时,荷兰直接表示,在对华销售关键半导体设备方面,他们将捍卫本国的经济利益。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更是表示,各国不应该因为中美两国在欧洲的竞争而被迫选边站。马克龙说:“我们不相信霸权,我们不相信对抗,我们相信稳定。”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亮出了态度,他直言欧盟不会追随美国对中国的最强硬政策。有媒体评论说,英美国家圈子——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确实处于美国的牢牢控制下,但是欧洲人已经开始认真反思。眼下,国际和地区局势正在快速变化,而中欧高层的频繁互动正在向世界释放两个关键信号,第一是美国的霸权逐渐失灵,就算是盟友也不愿意处处跟随美国,二是中国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中国之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切勿再有围堵中国等不切实际的想法。

第二个消息,俄罗斯对中国抛来橄榄枝。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示,俄罗斯对与中国就能源事宜开展对话持开放态度,俄方对这一对话感兴趣。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向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普京在贺信中称,能源仍是俄中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大家都知道,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欧就联合围剿俄罗斯,即便是能源领域也不放过。

今年9月,七国集团宣布就对俄罗斯石油价格实施限制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七国集团将从12月5日起对俄原油实施限价,明年2月5日起对俄精炼石油产品限价。几个月以来,关于对俄限价一事一直在推进,而俄罗斯方面也屡次警告,明确告诉西方,俄方不与实施限价的国家进行油气交易。前不久,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作出重要表态,称欧洲失去了俄罗斯这个最大的能源供应国。

不难看出,随着美国和欧洲的步步紧逼,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已经几近“破裂”。而在此期间,远在亚洲的日本也“蠢蠢欲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开支持对俄罗斯出口的石油采取“限价”措施,当时俄罗斯就警告说,日本对俄方“极不友好”的立场无助于双方能源对话,如果此举实施,“日本将既不会从俄罗斯获得石油,也不会获得天然气,还将不能参与‘萨哈林2号’液化天然气项目”。

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国这是在带领盟友全方位的“围攻”俄罗斯,想以此扼住俄罗斯的“咽喉”。然而美国终究还是打错了算盘,这个世界并不是哪个国家或者是哪个“团体”说了算的,更多的国家愿意与俄罗斯合作共赢,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几天前,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在北京召开,向全世界发出一个明确信号,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诺瓦克公开表示:我们愿意让中国的伙伴参与开发俄罗斯的油气田。同时今年俄气跟中石油之间签订了通过远东线路向中国每年出口100亿立方米的协议,中俄已经开启了相关勘探工作。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化石能源大国,石油产量占全球10%以上,天然气产量占比更是接近20%,煤炭也有一定的产量和出口量。此前,欧洲飞速发展繁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靠俄罗斯能源,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也表示,俄罗斯廉价可靠的能源资源是欧洲的竞争优势,现如今,欧洲采取“自杀式”制裁,拒绝俄罗斯能源,以为这样就可以迫使俄罗斯让步,殊不知这么做只会让自己损失得更多。

此次中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赢,也可以说是一种对西方霸权的抵抗,让美西方切身体会,霸权主义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

第三个好消息,世界级生产线加快交付中国歼-20隐形战机。据港媒报道,军方内部人士和国防专家表示,中国正使用世界级脉动生产线加快交付其先进的歼-20“威龙”隐形战机。内部人士透露说,美国正把更多占据空中优势的战机F-22和另一种隐形战机F-35部署到亚太地区。

很明显,美国此举“来者不善”,中方计划部署更多歼-20,以满足密集训练的需求,以应对美国向该地区增派F-35。虽然尚未宣布列装多少架歼-20,不过军方表示,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已遍布“东南西北中”。值得注意的是,歼-20被视为中方对美军F-22战机的回应,而F-22战机是被视为全球最好的同类型现役战机。如今,新型脉动生产线和国产发动机的应用,已助推歼-20数量与美国F-22“猛禽”持平,甚至超过后者。F-22和F-35的制造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在使用脉动生产线。

专家直言,相信歼-20的战斗力与F-22不相上下,甚至比F-35更先进,因为它是在新世纪设计开发的。众所周知,军事实力是决定国家话语权、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眼下这个冲突不断的时代,依然奉行“弱肉强食”的准则,要想切实维护好本国利益对美式霸权说不,增强军事实力绝对是一条必走之路。

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匈牙利提醒北约,不要成为一个反华集团。据媒体报道,北约外长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参会的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公开发文警告称,匈牙利不希望北约成为一个反华集团。西雅尔多说,会议讨论了北约战略概念,内容包括与中国的关系、能源安全、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匈牙利不希望北约成为一个反华集团。值得注意的是西雅尔多发出此番警告的背景,前段时间,北约马德里峰会出台了新“战略概念”文件,文件强调中国对北约价值观、利益和安全造成挑战,并对中国国防建设、经济政策、技术发展等领域多加指责,同时表示要保持对华建设性接触。

可以说,北约的“敌意”已经非常明显了,明眼人都看得出,北约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组织,在美国政府想围堵中国的当下,北约自然也会被带着走。但是匈牙利的此番表态,却是一个罕见而明确的信号,表明并不是所有成员国都对美国“言听计从”。其实最近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北约内部暗流涌动,一方面,美国等对华鹰派试图将北约的目标集中到遏制中国上来,但是另一方面匈牙利等对华鸽派则希望接触中国。此外,北约内还有一个庞大并不断转变立场的中间派:它们不想过度对抗中国,同时又担心在经济上依赖中国。

综合来说,在现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博弈场上,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对手,只要踏实发展本国实力,自然会在汹涌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NRH60UR0552BJLX.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