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刚过去的2023年上半年,苏州楼市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二季度市场持续承压。
在楼市持续走冷的大环境之下,曾有人预言,7月份将会有宏观层面的利好政策出台。
果然,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两部门再度发声,主要是针对房企端。
内容是将去年11月发布的“金融16条”中的政策适用期限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该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给予处在销售走弱、融资不畅、到期债务压力大背景下的房企喘息之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给予房企稳定的金融支持,但对市场本身没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因为当前行业的核心问题仍在于市场预期,在于居民对于房地产的长期“看空”以及本身购买力的不足。
针对购房者角度,近期高层也在发声,住建部表示即将开展现房销售试点,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既然“先付钱,再交货”有风险, 那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一定能解决一些问题。
现房销售制度能够减少交付时候的货不对板、延期交付,甚至是无法交房的烂尾情况,降低购房者的置业风险,对于购房者来说是利好。
自2016年起,苏州等已开始试点现房销售,从房地产的核心逻辑——土地市场下手,竞价超过市场指导价的10%,即要求现房销售,但是此举的目的只是降低土拍市场热度,而非对预售制度框架的调整。
目前,苏州新房市场上的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也是旨在抑制开发商的高周转。
分析师认为,高层关于现房销售政策的发声释放了一定的信号,尽管落地还需要时间,但是对于房企是一种正向的“敲打”,让房企减轻对期房预售制度的依赖,锤炼资金运作能力、升级品牌力、打磨产品力,而产品力的精进则进一步维护了购房者的利益,促进了城市人居水平的迭代提升。
虽然近期中央没有落地实质性的重磅刺激政策,但是地方上却纷纷打出政策“组合拳”,放松限购限售、优化公积金政策、发放购房补贴等政策陆续实施。
就拿江苏几个城市来说,步入7月,江苏扬州、徐州、镇江、连云港四大城市相继出手,推出楼市新政,而且力度足够强大!
镇江“救市13条”正式出台,徐州出台购房补贴政策、公积金余额用作首付,扬州取消限购、限售,购房补贴等8项举措,连云港降首付、提公积金额度等 ,多地加速“松绑”提振楼市。
扬州
扬州新政包括:改善性住房不再限购、继续执行人才购房补贴和100%契税补贴、再次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支付首付、商贷利率最低3.7%等举措。
扬州正式打响了江苏取消限购的第一枪,不仅如此,扬州还对符合条件的改善性需求同步取消了限售,大力支持改善置业。
这个政策一落地,就意味着目前的扬州无论是出售二手房还是认购第二套住房,都已经没约束。
限购、限售双解除,扬州此举信号意义很强。
连云港
继今年3月中旬之后,连云港市近期再次发布地产调控举措,进一步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主要内容包括:
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
实行商转公贷款“带押转贷”办理模式;
延长购房补贴政策至2023年12月31日;
推进“房票”安置制度等。
徐州
7月1日,徐州新一轮松绑政策出炉,最新购房补贴政策为:
主城区卖旧房买新房给予新房房款0.8%-1.2%的补贴;
在徐州市新政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提取公积金余额支付首付款;
首套房房贷款利率按照4.0%最低标准执行等。
镇江
7月1日,镇江住建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13条楼市新政,内容包括:
多孩家庭购房享100%契税补贴;
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上的改善性商品住房,享受80%的一次性购房契税补贴;
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至最高80万,多孩家庭最高还能再多申请20万;
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下调至最低2成;
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重新购买住房的,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补贴。
除了以上城市在楼市政策上再出利好,我们的省会南京近期也似乎同步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近日,南京市“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在部署下阶段工作中重点提到:南京下半年将科学统筹商品房供应结构、节奏及规模,预计下半年也会出台相应的利好政策。
再来看我们的城市苏州,在过去的上半年里,苏州的楼市松绑政策主要集中在需求端,围绕降低购房门槛和降低购房成本展开,并结合不同区域给予针对性政策支持,如优化限购条件、针对人才的住房需求、发放契税补贴等。
就在7月初,我们在官媒寒山闻钟上确认了园区最新的公积金政策,园区公积金与苏州全市公积金政策同步,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商转公、提取支付首付等三大招齐活!对于买房人来说是一大利好!
在购房者较为关心的商转公方面,园区公积金政策也实现了和市区的同步。
来源:寒山闻钟
园区同步执行苏州市购房一次性提取新政,公积金账户余额可以提取出来支付首付,同时提取余额以后并不影响公积金贷款额度,新房二手房同样适用!
在金融政策方面,继6月20日央行下调五年期LPR15个BP后,苏州各大银行已经跟进,根据调研,苏州部分银行首套及二套已结清房贷利率为4.0%,二套未结清的为4.8%,已经达到历史新低。
上半年以来,苏州楼市的政策出发点一致,旨在减少购房成本,减轻购房者的置业压力,以促进购房需求的释放,提升市场活跃度。
如果下半年,苏州楼市再落地新的松绑政策,将仍旧围绕促进刚需、改善购房者的购房需求以增加楼市购买力来展开。
那么进入下半年,随着高温天的到来,楼市进入了“淡季”,近期苏州楼市成交量如何?
我们先来看数据,截止7月10日,苏州市区商品住宅的供应面积为3.49万㎡,环比减少72.45%;成交面积为7.88万㎡,环比减少55.3%。
因为气温的原因,每年的七八月份房企推盘并不积极,目前仅有吴中太湖新城的大家东望领取预售证。
成交方面为建发缦云、华侨城龙湖启元、龙湖青云阙等红盘网签释放。
二手房市场也不乐观,除了高企的挂牌量外,成交量也持续下滑。截止7月11日,苏州市区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470套,环比下滑近三成。
似乎每年的七八月,楼市都进入了蛰伏期,成交端持续低迷。
但近两个月苏州楼市还是有一些期待的,比如说华润湖西三星项目、建发青云上、招商湖西璀璨等一些热点楼盘的入市,重新定义板块房价的同时,也将给平静的苏州楼市增加一些热度。
分析师认为,要使房地产市场真正回稳、行业重回良性循环轨道,需要供需两端政策协同发力。
当前,居民收入及就业预期偏弱下,导致购房信心不足,市场整体的购买预期还是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仅有强有力的救市政策出台,筑底的苏州楼市才有可能有上扬。
2023年苏州楼市下半场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企业立场,供参考
引用数据及观点请注明来源:克而瑞苏州房产测评(cricfjsz)
仅代表克而瑞苏州机构观点,供参考
引用数据和观点必须经克而瑞苏州工作人员同意转载务必按照以下格式:转自:克而瑞苏州房产测评(cricfjsz)
读完文章后
感谢“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支持哦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9FGDDVE0515ESFT.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