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增量政策解读
“十一”假期后,国新办的首场发布会主题与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发改委介绍了关于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情况,并重点解读了其未来方向和如何有效落地。
宏观经济学家解读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节目中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出和推进速度体现了国家在稳增长上的决心。他强调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出台力度的重要性,并表示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预期。
投资计划和“两重”建设项目的作用
提前下达的投资计划和“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能够增强投资的连续性,释放市场所担心的扩投资的可持续性信号。这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引导市场投资方向。
提振民间投资
刘元春强调了民间投资的重要性,并表示政府需要发挥引导性作用,通过政府投资为民营投资拓展投资空间和投资渠道。在新的基建和自然垄断行业,向民营资本开放将产生相应的引资效应。
促消费与中低收入群体增收
刘元春表示,促消费的根本是要促进收入和改善居民的资产负债表。特别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通过惠民生政策提高他们的收入,成为首要政策举措。
助企帮扶与规范执法、监管行为
刘元春提到,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在执法和监管中的非规范举措扰乱了市场信心和企业预期。因此,消除非规范性的执法和监管,恢复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提振企业信心和资本信心至关重要。
未来需要做好什么
刘元春表示,要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效落地,必须在财政政策上进一步加力,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同时,项目要及时落地,要有中长期定位和改革的加力,从而使短期的扩内需政策能够在基本面上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