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编辑的新闻,以HTML格式呈现:
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进行表决投票,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
据了解到,此次投票中,有10个欧盟成员国投了赞成票,12个欧盟成员国选择弃权。德国、匈牙利、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则投了反对票。
在投票前,路透社曾报道法国、意大利、波兰、希腊将投赞成票。这四个国家的总人口已达到欧盟总人口的39%,但仍未达到提议被搁置所需的65%的人口标准。
对此结果,有知情人士表示,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访欧期间,欧方表达了继续谈判的政治意愿,即便终裁也不妨碍双方沟通。中方持磋商态度,希望与欧方共同解决问题。但如果欧方的政治意愿仅停留在口头,并未付诸行动,那么谈判将变得困难。
自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以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一直承担行业抗辩方的角色。该商会负责人多次前往欧洲出席相关听证会,并与欧盟多国的政府、行业人士进行交流。
商会负责人指出,部分欧盟成员国投票赞成对华加征关税,是希望以此方式迫使中国企业赴欧投资。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业界明确表示,加征关税和吸引投资不可兼得。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才是最吸引投资的要素。欧盟不能一边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一边希望中国企业去欧洲投资合作。
此前,欧方一直以减少关税作为谈判的筹码,但关键在于征收关税这一行为本身。欧方以中国企业享受不正当补贴为由加征关税,即便关税税率再低,只要认定了补贴,欧方就有可能会利用其他手段打压中国企业。
中方在看到这个投票结果后,也明确表达了立场。支持关税就会失去投资,意味着欧洲在电动汽车转型的道路上将失去重要的合作伙伴。
欧洲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并不顺利。数据显示,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竞争力不足。欧盟制定了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但欧洲车企在电动化过程中面临就业和市场培育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车企需要与中国合作才能度过难关。这一点欧洲车企看得比欧洲政客要清楚。例如,宝马集团董事长多次公开表示加征关税会打击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并激化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就在欧盟举行投票前一天,宝马传出新的动作——退出对瑞典电池制造商北伏公司下一轮融资的参与。此前,宝马与北伏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但北伏公司的交付延迟和电池质量问题让宝马计划不再参与投资。
从欧洲电动化转型的角度看,是欧洲更需要中国。支持征税将会失去电动转型的机遇。欧洲国家需要认真思考这一问题。
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反对声音中,德国的声音最为强烈。自从欧盟委员会对华电动汽车发起不合理调查以来,德国一直在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德国政府和产业界都在积极发声反对这一行为。在最近的内部投票中,德国明确投下了反对票。此外,还有其他国家如马耳他、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也表达了反对的声音。
前不久,西班牙官员也呼吁欧盟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德国之所以反对声音最高,是因为德国在汽车领域与中国的合作较多,获益较多。
这次投票距离终裁还有一段时间,中欧双方仍有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
(来源:玉渊谭天) 如有疑问请联系:[联系方式]。如有疑问请联系责任编辑:[具体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