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在支持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对保险资金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旨在发挥其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长期投资优势,并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 对于保险资金而言,这些政策包括扩大其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其他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并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意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切中了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要害,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人保资产表示,将积极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优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对于此次创设的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等,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机会。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是提高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全面落实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的关键。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有助于保险资金开展“长钱长投”,在新质生产力等关键重点领域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 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行动纲领”,《指导意见》在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及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合理。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长期资金投资运作对于克服市场短期波动、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培育壮大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建议进一步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如支持险资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私募基金参与股票市场投资。此外,还需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包括优化偿付能力相关投资风险因子、优化保险长期投资权益资产的会计记账标准,以及取消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限制性规定。 总体来说,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意义重大,有助于保险资金更好地发挥其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