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创业、抱团、拿股权、回老东家,年内离任基金经理众生相盘点

头像
珠珠

  来源:资事堂

  作者 | 陈嘉懿

  编辑 | 袁畅

  基金经理会变动,这就如同天要下雨一样,无可避免。

  但对于基金经理和投资者而言,这终究是另一种道路的选择,是一种不确定性和考验。

  根据wind的统计,2022年年初以来,至少有近300名基金经理离职原基金公司(包含了卸任旗下全部在管产品的情况)。

  他们当中,一部分去了私募机构创业;一部分参与了新公司,也有一些继续在主流的公司中“寻求发展”,甚至部分还回到了当年起步的“老东家”。可谓各有精彩。

  此外,也被还有2倍的基金经理新上岗,其中多数是年轻的“新人”,它们来自何方?

  01

  300位离任,600位上岗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日,年内告别老东家(或全部卸任老东家旗下产品)的基金经理合计294人,新聘的基金经理625人。

  行业整体处于“新人”大幅上位,“旧人”纷纷退职的过程。

  其中,离任最多的公募基金公司,年内有9位基金经理离任,第二、第三名也各有7位。

  但从实际的比例看,绝大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变动率不超过20%。

  假设一家公司有10位基金经理,2人变动,这应该不是非常厉害的数字。

  02

  大型基金公司新聘者很多

  年内出现大批的新聘任基金经理,意味着给基金公司在这一年,非常勤快的给年轻人“安排位置”(其他公司外聘的毕竟有限),提拔培养的味道很浓。

  所有的公司中,大型基金公司比如嘉实、华夏、博时等新聘任很多

  数据统计显示,嘉实、华夏新聘基金经理数都超过了20人。博时基金新聘基金经理也有18人。

  另外,汇添富新聘14人,鹏华新聘12人,富国、国泰各新聘10人

  比较意外的是,一向稳健的国君资管年内新聘任15人,从团队角度看,几乎已有“换血”之感。

  03

  大咖批量“创业”

  除了新上任者,比较引人关注的还有那些“离开”的基金大腕们。

  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兴全的董承非、中欧的周应波、易方达的林森、华安的崔莹、嘉实的王茜、汇添富的雷鸣、工银的王君正等,都算是各家公司的一线骨干。

  此外,赵诣、韩阅川、闫思倩、韩冬、黄欣欣、刚登峰、聂毅翔、钱思佳、刘博、苗宇也都是管理规模百亿以上、影响力颇大的基金经理。

  目前看,这批公募圈的大腕们,离职后主要是三条发展出路(方向)。

  04

  出路一:成立私募

  一线的机构们对于“明星“基金经理们通常比较重视,所以,能够说服这批基金经理离开的理由往往是“创业”——比如投身私募。

  初步统计,年内离职并确定在私募界大展身手的一线基金经理至少有五位:董承非、林森、崔莹、周应波、雷鸣。

  董承非加盟了睿郡资本和老同事共同创业,也创下了年内第一个50亿量级的私募爆款产品;

  林森、崔莹“组团”创立了上海勤辰私募基金,并都前后募集了产品,而且上海勤辰还有公募的其他合伙人。

  周应波和老同事陆文俊合伙成立了运舟资本,他的产品诞生较晚,但成立时间应该相当有利。

  雷鸣牵头组建了上海润时私募基金,近期也将募集产品。

  目前看,这五名基金经理中,未来很有可能冲出来业内新的一线私募机构。

  05

  出路二:加盟新基金公司

  从成立经年的大中型基金公司,“跳槽”到新基金公司,也是不少公募明星们的选择。

  在新的机构,许多加盟的基金经理可以实现两个“变化”:

  其一、对业务发展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提升;

  其二,“激励机制”的变化。

  比如,年内就有三名骨干基金经理离职加盟新成立的泉果基金,其中包括2020年的年度冠军赵诣。

  作为近年业内炙手可热的基金经理,赵诣和泉果大腕云集的管理层已经产生了“化学反应”:

  今年10月,赵诣募集了2022年内罕见的百亿级主动偏股基金。

  此外,泉果还有后手,从注册资料看,年内离职的中生代基金经理钱思佳、刚登峰等已经加盟泉果了。

  后续,这家公司的新基金还要很大机会层出不穷。

  06

  回老东家

  基金经理在基金公司之间流动,并不令人意外。个人流出后又“凤还巢”,才是比较有意思的。

  继去年末,于洋奔私后回归老东家“富国基金”后,今年又有一位基金经理回归老东家,他就是年内加盟华泰柏瑞的方纬。

  方纬的经历相当丰富, 2003年9月加盟老牌的上海金信研究所;2005年1月起在万家基金任高级研究员;2007年2月至2020年3月历任华泰柏瑞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投资研究部副总监;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方纬加盟富国基金出任资深权益基金经理。2022年7月再次出任华泰柏瑞基金经理。

  重返华泰柏瑞的方纬身兼了华泰柏瑞基金联席主动权益投资总监兼投资四部总监

  同时一口气接了华泰柏瑞两个规模比较大的偏股基金。

  包括他当年执掌后交出的华泰柏瑞价值增长,这个产品曾经在他手上挣了不少钱,如今又得续前缘。

  方纬回身“老东家”,其实也不难理解。人员流动在基金业内是本是寻常事。投资岗位更加是如此。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冯体炜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yj/2022-12-05/doc-imqmmthc7151342.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