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海峡消费报
2024年伊始,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月2024年度国际消费电子展(CES),AI成为“最热”话题。也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赋能各个行业,并深度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同样是在今年1月,有着AI独角兽之称,中国交互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者与领军者的声通科技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由于此前声通科技首次递表失效,也被称为第二次冲向港股市场。分析指出,首次递表失效应该是资料到期,港股递表有效期通常为六个月, “二次递表”已成为常态。
本次声通科技开启港股上市之路,让市场对这家相对“低调”的AI独角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经梳理发现,该公司成立时间较长,客户资源稳定,近几年业绩和利润都在持续稳定增长,且在上市递表时业绩对赌已解除。
近二十年深耕企业级沟通解决方案领域业绩已实现稳定增长
声通科技是国内企业级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解决方案包括实现人机语音交互的核心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多制通信方式及多媒体形式整合通信;及支持产品引擎的其他人工智能及计算机技术。
公司致力于向企业级用户提供全栈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赋能其信息交换和商业交互的全流程。以 2022 年的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企业级全栈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众所周知,一家科技公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AI公司“烧钱”成为市场共识。经过多年发展,声通科技的核心财务及运营指标优异,并连续多年稳定盈利,净利润和收入持续双增长。
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47亿元、4.60亿元、5.1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1.8%,高于行业同期增速;2020年至2023年前九个月公司的毛利分别为1.12亿元、1.52亿元、2.01亿元和2.0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2.2%、33.1%、39.1%和41.1%。
各期经调整利润则分别约为5980.5万、6233.4万、7169.3万、8979.6万元。针对在2022年及2023年前九个月录得净利润为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主要是由于可赎回注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抵消了公司的收入及毛利的增长。
根据招股书中内容结合港股上市公司相关情况,该亏损并不反映实际的经营,也不是经营性净利润的亏损,而是主要由于公司之前所做的股权融资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导致。
由上内容可以得出,该影响属于非经营性项目,与公司日常经营无关,且只是暂时性的影响账面净利润,随着公司递表对赌条款已经取消,所以声通科技在香港上市后这部分影响会自动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声通科技非常重视研发,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报告期内(2020年-2023年前九月),声通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72.0万元、3631.0万元、6398.3万元和7563.4万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比重的4.0%、7.9%、12.4%及15.5%,不断提升。
同时招股书显示,声通科技始终以服务企业级用户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以提升企业级解决方案的标准化程度,并为其迭代推出更多应用场景与创新功能。
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声通科技创新开拓新场景
当前,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中国交互式人工智能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应用突破,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566亿元。2024年中国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72亿元,同比增长达27.3%。
在如此高速增长的行业中,作为领军者的声通科技,未来业绩增长空间也有一定保障。
公司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景聚焦在四大行业,即智慧城市(含智慧政务),智慧汽车,智慧通信和智慧金融。这些行业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且已经打造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所以这四个行业均为交互式人工智能实现商业化落地的第一批行业。
由于客户行业的特性,声通科技出现了被媒体关注的应收账款高位,周转天数上升等情况,同时媒体对于业绩对赌内容也很关注。
通过梳理发现,声通科技的客户集中在大型政企客户,所在地区也均为较发达地区,尽管可能存在应收以及周转天数问题,但这些客户相对比较稳定,且对于公司财务状况也更加安全,这些客户复购率和粘性也都很高。同时,老客户也会更关注公司产品的不断增值,更注重产品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
声通科技通过持续升级迭代,为原有客户提供更先进、满足需求的产品,促使其进行复购。
综合而言,声通科技作为企业级交互人工智能的领军者能够在行业持续高速增长中不断深耕及外延,将为其未来长期价值边际扩张提供重要驱动力。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2-08/doc-inahiytz1249066.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