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新年伊始,原本外出打工的江苏扬州高邮市送桥镇农民张德才,今年没有选择继续外出务工,而是准备在家乡从事罗氏沼虾的养殖,这样既能增收致富又能照顾父母家人。而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他年前回乡后就参加了镇里组织的罗氏沼虾养殖技能培训,并拜江苏数丰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乡土人才杨国梁为师,从而从打工一族转变为了创业一族。
自扬州市2018年启动农业(农村)类名师工作室遴选组建工作以来,一大批具有专业特长又善于创业经营的乡土人才茁壮成长,由他们领衔成立的名师工作室逐渐成为农业名师展示的舞台、业务骨干培养成长的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的窗口和引领农民工回乡创业创新的载体。目前,全市共有培养期内农业农村类“乡土人才名师工作室”10家,涉及水稻、小麦、设施蔬菜、罗氏沼虾、农机、乱针绣、肉羊、奶牛等多个重点农业产业和乡村传统工艺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宝应县鲁垛镇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莫元花,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乡土人才名师工作室融为一体,在鲁垛镇创办了莫元花培训学校,免费对外提供乱针绣技能培训。同时,与宝应职教集团联合开办了职业技能中专班,组织赋闲在家的妇女学习乱针绣技艺,并为学有所成的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在莫元花影响带动下,宝应县有3000多名妇女先后加入到绣娘队伍,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莫元花也被评为江苏省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
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吴宏亚研究员领衔成立的小麦名师工作室,建立“导师制”带徒模式,强化人才培养与管理。针对长江中下游麦区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抗赤霉病及优异品质遗传改良、配套栽培推广技术,从源头开始进行创新与提高,开展不同研究方向的联合攻关。工作室积极联合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制作宣传视频、PPT、科技挂图等,开展多样化的技术培训和指导,2023年累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和基层农技人员超6000人次。
罗氏沼虾良种育繁推工作室由江苏数丰水产种业有限公司的杨国梁领衔,工作室以“培育沼虾良种、致富一方虾农”为愿景,在高邮市送桥镇建成全省首个罗氏沼虾育种中心和种质资源库,并新增了良种扩繁设施,良种选育与育苗产能显著提升,已成为业内良种亲本和良种虾苗供应头部基地。2023年,工作室合作苗场累计推广虾苗30多亿尾,推广良种养殖面积10多万亩,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累计带动养殖户净增收益10亿元以上,工作室合作苗场被评为国家级江苏高邮罗氏沼虾良种场。在名师工作室的影响下,目前,高邮市送桥镇拥有保种繁育企业19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余家,带动近10万人就业。
扬州职业大学王奎萍教授领衔成立的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工作室,在高邮市建立蔬菜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后,带动了一批返乡农民工种植蔬菜增收致富,2023年,工作室累计培训农技人员20人、蔬菜种植示范户360人、高素质职业农民107人,涉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720人次。目前,高邮示范基地面积已达210亩,示范推广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等一批新技术,成为科技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示范基地。
(江苏工人报记者 王槐艾)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2-08/doc-inahicqn4562364.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