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浙江临海:实践促就业 就业带创业

头像
张财神

转自:农民日报

  逛夜市,还能找工作。夜幕降临,晚风习习,最近,在浙江省临海市的灵湖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才夜市活动如约登场,主题定为“青春助航,就创未来”,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大学生更好起跑。更贴心的是,来临海求职、实习的青年,若短时住宿不便,当地还会提供驿站。

  记者从临海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为吸引青年人才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今年市里专门推出了“青雁计划”,通过政策扶持、环境优化、平台搭建等手段,利用在外大学生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青年筑梦空间等阵地建设,打造“引雁归巢”模式。前期,全市各镇街、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已发布了首批108个实践名额。

  暖心服务更体现在高效与精准上。在临海市,获取这些实习就业岗位信息,年轻人无需多跑现场或寻东问西,只需打开“浙里办”App里的“来浙实践”数字化应用,数万个实践岗位可供选择。记者尝试了一下,完善个人信息后,可根据专业匹配和实践意愿精准匹配,就如网购一样找岗位。

  据了解,该应用自去年6月上线以来,已吸引1.2万名大学生来临海见习实践、就业创业。今年,“来浙实践”还增设了“我的高校”数据模块,开放了校级权限,涵盖实践课程审查、实践过程跟踪、校企双向评价等功能,并与台州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达成了校地合作,便于根据实践跟踪情况实时调整课程。

  调查数据显示,在临海市,每年有2万名青年学生,九成以上学生能成功参与社会实践,绝大部分属于自发找岗、自主见习,但对岗位和实践经历满意率仅为17.4%,回岗就业率更是只有5.7%。另一方面,企业却又普遍反映招工难、留工更难,且新进员工跳槽、离职频繁,一直都在呼吁青年学生提前接触职场。

  “来浙实践”所聚焦的正是“见习搁浅、就业触礁”的老大难问题,解决社会实践“学校发动、学生自主”状态和“重短期、轻长期”的弊端,从政府层面建立健全信息互通通道、构建相互评价渠道、打造职业成长跑道,促进企业提前储备“人才库”、缩短就业“磨合期”,真正形成“实践促就业、就业带创业”工作闭环。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助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临海还出台了《临海市青年学生社会实践政策》《临海市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积分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对青年学生来临见习就业给予交通补贴、社保补贴、带动就业补贴、创业贴息贷款等扶持。据测,今年,该市将吸引超1.7万名大学生来临返临创业创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7-15/doc-imzathvc2513652.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