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最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顿”。股价跌入低谷,业绩落入下乘,负面消息也层出不穷。这家曾被称为同业之王的上市银行,曾以绿色金融傲视群雄的股份制银行,究竟怎么了?本篇文章重点着眼未来,分析兴业银行究竟还有没有希望?是否还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从股价上看,兴业银行在2023年6月30日,股价已经为15.65元,相较年初下降了4.57%,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35%,相较近三年的最高点,下降了37.52%。拉长K线图,兴业银行的股价呈现下跌的趋势。
从业绩上看,兴业银行一季报营收同比增幅-6.72%,净利润同比增幅-8.93%,双双落入水面以下,和它一样的上市银行仅有老牌弱行,浦发银行一家。营收增幅在42只银行股中排倒数第二名,净利润增幅排倒数第三名。要知道,无论是营收增幅还是净利润增幅,在2022年年报排名中,它都是能排到中游,也就是二十多名的位置的。这样一对比,2023年一季度表现实在是不好。
毫无疑问,兴业银行的股价下跌就是来源于一季报业绩的不理想。
2023年4月29日,兴业银行公布一季报,之后股市休市,直到5月4日才开市。开市第一天,股价大幅低开,盘中一度跌幅5.23%。很明显,这是投资者对业绩情况的合理反映。奇怪的是随后两个交易日,兴业银行都是以上涨收盘,两天时间就把因为一季报业绩较差而造成的下跌空间弥补回来了。
从这几个交易日来看,市场似乎对于兴业银行尚抱有一定的希望,抑或是兴业银行的主力资金在向上拉升股价。
5月9日兴业银行发布了2022年股东大会会议文件,自此兴业银行的股价开始进入下跌浪潮,从5月9日跌到了6月1日,累计下跌8.3%。
我“武断”的推测,投资者大概率是没有从这些文件中找到兴业银行能够力挽狂澜的信心,致使他们决心离之而去。也就是说,实际上,兴业银行的这一轮下跌还是来源于一季报业绩的不理想,投资者对于兴业银行业绩持续走衰表示担忧。
股价要想雄起,关键还是要依赖业绩的好转。现在业绩差不要紧,问题是未来还会不会继续差。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8IRNO3Q0539LIWG.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