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基金经理黄志钢:量化投资的长胜之道

头像
张财神

南华量化投资部经理 黄志钢

上半年收官,沪深300下跌0.75%,偏股混合型基金下跌1.48%,除了押注“人工智能”赛道的基金一枝独秀外,今年主动量化基金表现也是非常优异!南华丰汇上半年的收益也是超过 20%。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数据来源:wind)

基金的持有人包括我自己,更关注的是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从业多年,见过太多“新星的崛起和传奇的落寞”,这是一个名利场,很多基金经理“押赛道,赌风格”,追求短期的极致业绩,赢了则名利双收,错了则重头再来,在整个生态群体对短期业绩追逐中迷失了长期的方向,抑或在重重外在压力之下很难有条件去思考长期的方向。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保证长期业绩优异同时兼顾中短期业绩的方法,在各种风格市场都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这是一件正确且有意义的事情,也是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者的现实追求。从业以来,经过长期的投资实践,不断的思考总结,从长周期的视角出发,寻求量化投资的长胜之道,也许全天候的投资“圣杯”本不存在,唯有行稳方能致远,不走极端,投资的全部奥义,在乎中庸之道。这里的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不偏不倚,折中调和”,而是古希腊哲学的“Golden Mean”,也就是找到全局最合理的比例。

1、仓位管理的中庸之道

仓位管理本质上是一个择时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表明,择时长期来看是不能创造收益的,虽然股票资产是长期回报最高的资产,高仓位长期是受益的,但是股票资产也是波动较大的资产,中短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放弃择时,跟随市场的平均仓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南华丰汇股票的仓位管理方法就是盯住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

2、价值选股的中庸之道

从一个比较长期的视角来看,市场有效性会不断提升,价值投资符合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是长期有效的策略。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好公司、好价格”,对于两者侧重的不同,价值投资流派可以简单的分为深度价值流派和成长价值流派。

其中深度价值流派更加注重“好价格”,注重安全边际的考量,而成长价值流派更加注重“好公司”,注重公司成长性的考量。而市场的风格在价值和成长之间存在周期性的摆动,这就出现基金经理业绩风水轮流转。

绝大多时间,“好公司”和“好价格”不可能同时存在,量化投资就是在“好公司”和“好价格”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使得长期业绩最优而不是某些年份业绩最优。因此我们当前的量化价值选股风格,既不是深度价值流派,也不是成长价值流派,而是中间派

3、交易换手的中庸之道

当前市场散户投资者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市场还存在较大的交易性阿尔法,而交易是有交易成本和冲击成本的,同时过度重视交易性阿尔法,也会牺牲部分选股阿尔法。

当前私募量化运用高频量化因子,通过高换手来获取高的交易性阿尔法,而在选股创造的阿尔法相对较小;而传统主观的基金经理换手率较低,主要通过长期持有获取选股上的阿尔法。

我们的量化策略是在公募基金的交易环境中找到一个较合理的交易换手率水平,在交易性收益和交易成本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4、产品规模的中庸之道

毫无疑问,产品规模是产品收益率的敌人。但是基金公司作为商业机构,只有产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在投研团队、硬件数据上不断投入。我们通过策略的不断优化,开发的策略具有相当的资金容量,当然如果未来产品规模达到一定的规模,对收益率产生影响时,我们会采取暂停大额或暂停申购的方法来限制产品的规模,在产品的收益和产品的规模之间取得一个最佳的平衡。

南华丰汇混合,2022年2月28日成立,2022Q2、2022Q3、2022Q4、2023Q1收益率分别为:8.74%、-10.77%、-0.38%、14.6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4.54%、-10.63%、1.15%、3.35%。数据来源:南华丰汇混合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22年2月28日至2023年3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7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30%×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收益率。黄志钢担任基金经理自2022年2月28日起至今。

风险提示: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尽力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资讯信息。本材料并非法律文件,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请参阅本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做出投资决策。本公司及其雇员、代理人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3-07-14/doc-imzaryzt8675470.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