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作为地处侨乡的千亿级农商银行,江门农商银行深耕本土、聚焦主责主业,服务本地“三农”小微经济七十余年,以其“勤劳金融”的深厚底蕴、禀赋积淀,支持当地民营制造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变强,彰显了“地方金融长子”的使命担当,辛勤耕耘支持江门“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和“制造业当家”。
徐春培 阚琨 张凤
唇齿依 鱼水情
助力制造业企业从初创到辉煌
“我跟江门农商银行结缘有37年了,这几十年里,我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唇齿相依、鱼水之情来形容。”在广东江门利华乐寓的家居体验馆,利华集团董事长邝瑞康老先生由衷地说出了这番心里话。
利华集团专业从事简约时尚家具、厨卫收纳用品和溜冰鞋PU轮等用品生产,是一家集设计、生产制造、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现有员工约1800人,年销售额近10亿元。旗下有四大厂区,占地面积220多亩。“集团高度重视技术开发,拥有一支超过100人的家具研发设计团队,现有100多项外观专利和20多项实用型专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利华集团总经理助理贺学农介绍。
参观利华家居设计馆一路聊下来,我们了解到了企业创始人、现任集团董事长邝瑞康和利华成长壮大的传奇经历。
1986年,身为教师的邝瑞康先生弃文从商,创办河山利华五金厂(利华实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创业初期,几千元的资本,一个书生,几个农民,一块烂地,两个草棚,是当时的形象写照。五金厂创业伊始,农信社就给予信贷支持,一开始只是几百元贷款,后来随着企业发展需要,贷款额度不断增加,双方不离不弃相携走过了37年的漫长岁月。目前,江门农商银行对利华集团贷款授信额度为3.85亿元,用于保障集团20亿元订单销售额的实现和未来更好地发展,信贷服务涵盖流动资金贷款、厂房建设贷款、国际结算融资的综合授信业务,并延展到代发工资、理财、户户通、国际结算业务等多方面。该行的第一笔保理业务,也是在利华集团的协助下成功落地的。近期,利华集团还将和江门农商银行就现金管理系统、中企云链等新业务展开合作。
1993年,利华实业开始了与瑞典宜家公司的合作,如今已成为了宜家最高级别的开发型战略合作伙伴,利华与宜家合作涉及的资金额度也从最初的7000元/年增长到了现在的7亿元/年,增长了10万倍。2016年,利华集团开始涉足长租公寓装修配套领域,并于2018年成立利华乐寓家具公司,全面推广长租公寓、企业宿舍、酒店工程、学校家具、联合办公等项目类型,客户遍布全国45个城市地区,与各大房企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其中,利华乐寓全国独家首创的LOFT家具产品在不破坏墙体的情况下就能很好地提高住房面积,为政府、社会、房企解决了痛点、难点,被誉为建筑与家具完美结合的一次颠覆性革命,受到各大著名房企追捧。近期,利华乐寓与香港时富集团所属实惠集团旗下的“家匠”全屋定制品牌达成了合作意向,为后续在中国香港市场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打下了重要基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10000小时就能成为专家;如果专注做100000小时就能成为权威。”在江门另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华龙集团,企业法定代表人文斌森说。
华龙集团是江门农商银行支持多年的另一家民营企业。“做地球上最专业的薄膜制造企业”,是华龙集团的目标。
“我是1982年开始创业的,当时农信社贷款32000元,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个小数目。”文斌森回忆,1990年,华龙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在细分领域深耕,专做上游的薄膜,经过33年的专注精耕,华龙集团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薄膜制造企业。目前,作为科技型股份制制造企业,华龙集团有着1000亿元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公司刚成立时要建300亩厂房车间,资金不够,是当时的信用社给我贷款20万元,公司才顺利起步。”文斌森记得公司从创业到一步步成长过程中,农信社每一次的雪中送炭、每一次的信贷支持。
华龙集团主要核心制造业企业——江门市华龙膜材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高端PE薄膜,目前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认证,并已通过ISO9001-2008、复合欧盟EU NO10201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有28条生产线,有独立的研发中心、严格的品质控制管理,产品100%使用全新PE原料生产,直接从埃克森美孚、陶氏、壳牌等世界500强石化企业采购原材料,拥有5000平方米GMP无尘车间,配置先进的熔指仪、在线测厚仪、透光雾度仪、晶点检测仪等检测设备,采用高标准的质检流程,经过21道高于行业标准的质检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文斌森自豪地介绍自己的企业:公司产品主营功能性PE薄膜,应用广泛,包括食品医药软包膜、工业包装膜、光学电子保护膜等系列产品。“集团主要四大拳头产品(光学基材膜、自粘保护膜、感光干膜、环保PE膜)中,光学基材膜可替代韩国进口同类产品;自粘保护膜可替代日本进口同类产品;环保PE膜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可降解,能100%环保回收,是循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薄膜产品。”
谋转型 强服务
打造高质量发展湾区好银行
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相伴相携一路支持利华集团和华龙集团从创业到成长壮大为知名民企,这只是江门农商银行深耕本土、聚焦主责主业,支持“三农”、小微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案例和缩影。
作为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地方金融机构,江门农商银行一直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并以完善的服务网络、丰富的业务种类,全力服务侨都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江门农商银行资产总额1407亿元,同比增长4.38%;负债总额1271亿元,同比增长4.27%;各项存款余额1037亿元,同比增长6.47%;各项贷款余额723亿元,同比增长6.17%,存贷规模继续稳居全市同业前列;实现经营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5.24%;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6.24%。连续5年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全球银行1000强”,被《清华金融评论》评为“2022中国银行业200强”。其中,支持重点制造业园区及进驻企业贷款余额近50亿元,支持省市级重点项目77个,贷款余额近60亿元。
江门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代平表示,江门农商银行深入贯彻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持续加强信贷有效投放,重点向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专精特新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倾斜,力争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达242亿元,全年增速达20%。同时,积极参与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数字转型,推进数据共享,以珠三角征信链、江门政银链为依托,研发推出“柑树快贷”“水产快贷”等新型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发挥独立法人灵活高效的优势,探索与各级政府搭建“招商+顾问+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大力协助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制定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更积极主动对接“六大工程”重点项目;在普惠金融方面,继续推进业务下沉,进一步推进“政务+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支持本地制造业发展,江门农商银行聚焦企业实际需求,积极推进交易银行转型,将国际业务部转型为交易银行中心,建立供应链产品制度框架,推动“行业龙头+产业链条”发展模式,补足业务短板,2023年6月末跨境结算量实现8.23亿美元。创新推出了“能源贷”、国内订单融资和碳排放配额抵押贷款等特色产品,其中“能源贷”获得意向授信超3.66亿元。建立广东省农信系统内首个“外汇管家”平台,上线极速贴现业务、大额转账实时通知和智慧客服等多项功能,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上线直联LEI跨境法人信息平台,是全国首家实现LEI跨境法人信息平台直联的银行;推动CIPS服务的实践应用,荣获“2021年度CIPS标准收发器先进贡献参与者”奖。完善战略客户管理机制,明确评定标准和管户名单,与政府搭建“招商+顾问+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做大做优战略客户。
为更好地服务本地制造业企业和“三农”实体经济,江门农商银行全面深化数字转型,启动绩效、机构、员工三大画像系统建设,打造数据可视化产品,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大营销”体系,整合营销管理平台、普道平台、企业管理系统、CRM系统等,实现客户全视图、营销全过程、业绩全指标管理,为一线营销提供更好的系统支持。构建“大运营”体系,实施“数字运营”,探索“智慧运营”,推动运营管理向创造价值转变,致力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控制风险、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在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和监管态势下,银行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净息差不断收窄已成常态。“要扭转收益下降趋势,必须坚持提质增效,以增强资产负债管理为抓手,找准盈利着力点,促进业务转型升级,提升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支持‘三农’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机构更好发展。”杨代平说。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7-14/doc-imzarcvx8566958.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