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全球热浪频袭的环境下,前阵子的上海还算幸运,直到…入伏。
“
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
他卷了卷衣袖,带走了所有的云彩。
”
不经历不知道,一经历吓一跳,出梅接入伏,居然可以来得如此快速。

本周一的下午似乎还在春末?


翌日,这算啥,气温涨停板?

说起来,素有“五穷六绝七翻身”传说的A股倒也挺懂这氛围的,随着三伏天来临,前期颇觉“凉爽”的行情也隐隐有了些“入夏”之感。
6.26以来A股主要宽基指数涨幅

俗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夏初时节,小汇也为您奉上几联投资上的“三伏贴”,希望能成为您理财中的一剂良方。

初伏:恒生科技指数

数据来源:Wind,涨幅统计区间为2023/6/1-2023/7/11,市盈率统计区间2020/7/27-2023/7/11。
要说这充满互联网大厂气息的恒生科技指数是升温开篇的“初伏贴”,怕是会引起一些异议,毕竟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十几二十年了,许多板块甚至已接近自己的天花板。但今天小汇想谈一谈或许是行业第二成长曲线的——人工智能。
就以今年人工智能中最热的AIGC (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概念为例,AIGC不仅有望在下游应用端起到降本增效、促进销售转化率的作用,企业在中游模型,上游云计算、自研芯片等节点也有望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我全都要.jpg),一方面可提高反馈与迭代的速度,另一方面也能让整套流程更加稳定,成本更为可控。

虽然有着较为通顺的商业逻辑,但恒生科技指数却并未乘上年内席卷全球股票市场的AI浪潮,几只AI含量较高的指数中,似乎只有他,在风中凌乱。
指数年内涨跌幅

个中原因可能源于港股较为特殊的国际市场属性,即上市公司多是大陆企业,但投资者又以外资为主,其走势会受到国内宏观经济、海外流动性、国际关系、汇率水平等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定价相对更为复杂。
除了未来的故事外,当前互联网主业的景气度也还算不错,以与电商业务息息相关的快递为例,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600亿件,创历史最高纪录,较去年提前34天,由于互联网的低使用成本特性,无论后续内需提振效果如何,互联网平台承接的需求均有望向好。
目前来看,压抑在恒生科技指数头上的阴云似乎也正在散去。首先,监管措施渐次落地,某互联网金融公司遭遇巨额罚款后集团股价却大幅反弹,反映出市场预期正逐步恢复。其次,美联储加息已接近新世纪以来高点,且美国通胀数据呈现缓和迹象,加息若现边际放缓则有望通过外资流动性、人民币汇率两个因素形成利好。
中伏:军工

数据来源:Wind,涨幅统计区间为2023/6/9-2023/7/11,市盈率统计区间2013/12/27-2023/7/11。
“中华神盾”下饺子,电磁弹射航母下水,航空航天领域成果频频升空,相信大家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咱国家军工行业的成长。后续,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军工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助推器”。
其变化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点:
1
股权激励:年内带动“中特估”热情的“国企改革”概念,其实在军工行业早已推进多年:推动军工企业核心人员持股政策,有利于保持人员稳定并激发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内部人成为股东也有望增强企业释放利润的意愿,饼做大了每个人吃到的才更多,此举对外部股东而言也是一重利好。
2
自主可控:相较民用领域,军用产品对安全和保密的要求更高,这也是在国际形势变化后保证供应链安全的需要,尤其在军用半导体与高温合金等基础环节,政策扶持与技术进步有望为国内企业带来更大市场空间。
3
价值占比提升:包括产品拓展,以及产品在装备应用上价值的提升,就比如隐形战机带来了隐身材料的需求,电磁弹射一类装备也带来了相关设备与系统的需求。
长期看,军工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于国防支出扩展。以我国国防预算为例,十四五期间军费稳步增长,本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国防支出1.58万亿元,比上期执行数又增长了7.2%。
各年度国防预算变化

末伏:新能源车?

数据来源:Wind,涨幅统计区间为2023/6/9-2023/7/11,市盈率统计区间2017/7/21-2023/7/11。
就像末伏带来秋的气息,说起新能源车,虽然带了个“新”字,但随着渗透率不断提升,不少投资者也担心这个行业会不会因渗透到顶而变成“牛夫人”,目睹年初的车企降价大战后,这种情绪可能更加强烈了。
据乘联会数据,6月新能源车整体零售量为66.5万辆,同比增长25.2%,渗透率达到35.1%。较去年同期提升了7.8个百分点。但是,这个常见的渗透率数据仅是新能源车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而非在机动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后续仍有望收获燃油车的存量替代需求。
以同样带着些智能化属性的智能手机为例,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年我国智能手机在总人口中的渗透率就达到了 58.90%,但产业链中的上市公司却普遍上涨至2020年才出现回落,某消费电子龙头甚至在2015-2020年间收获了近20倍的涨幅。
数据来源:Wind,2015/1/1-2020/12/31,相关公司仅作描述用,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依据。
此外,新能源车也有很多潜在发展方向,一是出海,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电动载人汽车1-5月累计出口额同比大幅上涨172.4%,其中,非插电式混动乘用车更是同比增加353.1%。另一方面,我国可再生发电消纳日益完善,带来发电成本下行与发电量上行的双重预期,乘用车以外,更“费油”的工程车辆或许也将走上电动化道路。
炎炎夏日,挥汗如雨,除了调养的三伏贴以外,当然还要记得及时补充自己的能量。
喜好指数投资的小伙伴看过来,“指能添富”能量站全新上线,惊喜好礼、投资工具、经理观点一站集齐,指数畅饮吨吨吨,补充投资电解质~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3-07-13/doc-imzaqakm9094665.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