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姜锋:用更智能的物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

头像
张财神

转自:南京晨报

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步伐加快,物联网已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服务着千行百业,“万物互联”也逐渐成为现实。位于江北新区研创园的江苏东洲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技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创立公司前,创始人姜锋在物联网垂直行业已沉淀了近20年,他带领团队勇敢面对挑战,积极迎接机遇,只用了六年时间就将公司打造成物联网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深耕通信行业近二十载,他毅然转战物联网蓝海

姜锋,先后就读于南京工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上大学的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QQ、E-mail、BBS论坛等都是最热门的社交方式。姜锋当时就隐约感觉到,计算机科学在未来将是一个热门学科,信息科学与技术在较长时间里都会是极具生命力的领域。大学毕业后,姜锋选择进入通信行业,入职著名的东洲集团。“那时正是国家移动通信建设的黄金期,实现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我经历了通信行业最为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东洲集团,姜锋从技术、研发等岗位,逐步过渡到市场、产品线管理等岗位,后来成长为上海东洲罗顿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集团旗下无线通信板块,并主导部分创新型业务。

多年通信行业的摸爬滚打,让姜锋积累了大量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研发创新等方面的经验。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姜锋敏锐地感知到行业新的机遇来了!“从互联网的‘人人相联’向‘物物相联’迈进,即按需求连接万物,通过不同应用需求渗透进入各个产业,产业互联网应运而生,未来这些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2017年,在东洲集团领导的推动和支持下,姜锋毅然离开高管岗位,切换了全新的赛道,来到南京江北新区创立了东洲物联,将创业方向锁定在物联网。

“数字经济是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数据是数字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而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处理,都离不开物联网。”姜锋告诉记者,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在国家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的趋势下,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为物联网行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自主研发为基础,他立志赋能数字化转型

2017年5月,江苏东洲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姜锋将市场调研放在首要位置,对标行业内优秀的厂商,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他看来,只有产品有价值,创业公司才有存活的希望。

没有经历过创业的人,可能永远也不能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几年的创业经历中,姜锋觉得最难的就是找路、找方向,“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迭代。为了养活团队,有的时候各种业务都会去承接,但过分多元的业务,又会占用很多精力,最后我们发现,只有不断聚焦,逐步建立相对清晰的业务才是正确的道路。”

姜锋带领团队面向产业数字化应用,规划了感知监测、边缘智能以及云管端融合的产品体系,通过近五年的时间,陆续开发出涵盖低功耗、边缘计算、工业智能等产品领域的全网络、高可靠、多类型、面向不同行业场景的物联网通信终端系列产品。

目前东洲物联的业务聚焦三个领域,分别是数字城市、数字乡村以及数字工厂。公司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双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等,姜锋也先后入选市级高层次创业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

“公司正面临着数字化应用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主研发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努力瞄准数字化细分的领域,力争早日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姜锋告诉记者,未来公司将聚焦于边缘智能+AI算法+场景,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投入,深度挖掘高价值数据服务能力,更好地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对青年人 创业的建议

1、创业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要选择熟悉的领域,有兴趣的领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

2、好的项目是赢在起跑线,而好的团队却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3、创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不要轻易去尝试。

4、选择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会偏得越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肖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4-28/doc-imyrwpuc2937576.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