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事件回顾
3月10日,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宣布关闭成立硅谷银行,并指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接管方。硅谷银行1983年成立,2022年底拥有约2090亿美元资产,1750亿美元存款,是美国第16大银行,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倒闭的最大银行。
02
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
硅谷银行的官网介绍,其为科技公司、生命科学公司和精品红酒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在全美的客户超过9500个。没有个人客户。
初创的科技公司风险高 → 融资难 → 硅谷银行提供融资 → 公司做大 → 成为硅谷银行的长期客户 → 规模越做越大
随着美国股市连续十多年上涨,可以发放贷款的方向越来越少;随着科技股估值上涨,越来越多VC退出,将资金存入银行;VC新的投资方向变少。
即之前硅谷银行的负债端资金很充裕,但资产端出现了“资产荒”,于是它开始大量投资于债券,主要是长期国债和长期住房抵押债券(MBS)。2022年底,硅谷银行贷款额是740亿美元,投资证券1200亿美元,其中910亿为MBS。
【1】随着美联储一再加息,债券价格大跌,硅谷银行出现巨额亏损。到3月初,硅谷银行持有的910亿美元MBS跌至760亿美元。
【2】硅谷银行的客户是企业客户,它们的存款金额远超FDIC可以覆盖的金额,并且它们对金融风险比较敏感。它们察觉到硅谷银行可能出问题,立刻开始转出存款,导致硅谷银行的负债端骤然收紧。不得不抛售债券来应对,而抛售债券会把浮亏变成实亏。
3月8日,硅谷银行的母公司SVB Financial Group的公告披露,硅谷银行出售了210亿美元美债/MBS,这些债券平均久期3.6年,利率1.79%。出售导致18亿美元的亏损。该公告引发了储户挤兑。3月9日一天储户就取出了420亿美元。3月9日营业结束后,硅谷银行的现金余额为负9.58亿美元。3月10日倒闭。
03
我们的观点
一、这是一次小型银行危机,并未引发流动性恐慌,预计不太可能演绎成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因为:
【1】硅谷银行倒闭有其自身特殊性:它的资产端久期太长,利率又太低(持有的债券的成本太高),在快速加息面前亏损巨大(类似于2022年英国养老金受损);它的负债端因为不受FDIC保护,储户迅速挤兑。
那些与硅谷银行业务类似的银行,也存在类似的风险。不过3月10日(周五)美国10y 国债收益率大跌,可以让这部分银行松一口气。
【2】硅谷银行与2008年危机中倒闭的大投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两房规模不可比。雷曼当时涉及几万亿美元衍生品;两房更是规模巨大(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接手两房时,提供了2000亿美元资金,还计划购买两房发行的MBS到2009年底),它们出问题会引发金融资产价格动荡,从而导致风险进一步传染。
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才大约1000亿美元,已经抛售的债券才几百亿美元,不会引发债市动荡,也不会引发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动荡,这样风险就不太会向其他金融机构传染。
【3】从3月10日美国金融市场的表现看,投资者并没有恐慌。
一次银行危机要想演变成经济危机,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银行倒闭 → 流动性恐慌 → 金融危机 → 经济危机 → 向全球传染蔓延
典型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类似于2008年的美国。当时所有金融机构深陷高杠杆困境,叠加房价暴跌,实体经济崩溃,危机从金融行业传染到经济的各个层面,演绎成大规模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流动性恐慌是什么样的呢?2020年2月下旬新冠开始在美国传染,3月上中旬美国金融行业一度发生流动性恐慌。金融机构为了获取现金,抛售一切金融资产,包括债券和黄金,导致债券价格暴跌,利率飙升,黄金价格暴跌,美股暴跌,并严重影响了全球股市。当时美联储迅速出手,通过纽约联储银行向市场大量投放资金,把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直接从1.25%降到0-0.25%,并推出无限量QE,很快缓解了市场恐慌情绪,美国股市迅速反弹。
相比之下,2023年3月9、10日虽然美国股市小幅下跌,但美国10Y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债券价格上涨,黄金价格暴涨。这表明投资者并不恐慌,没有为了争夺流动性而抛售一切金融资产,危机只限于那些大家认为风险比较大的银行。考虑到目前美国银行业杠杆率不算高,实体经济基本面比较好,流动性比较充裕,我们不认为硅谷银行倒闭会引发流动性恐慌,更不认为会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4】美联储迅速出手向银行提供流动性,防止发生流动性恐慌。
美联储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旦发现流动性恐慌的苗头,就会及时出手。3月12日,美联储宣布推出一项名为“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 BTFP)”的紧急融资工具,允许商业银行以美国国债、机构债务、MBS和其他合格资产为抵押,向美联储申请最长一年的贷款。并且贷款可以与抵押品面值相等。为了预防银行无法在一年内偿还这些贷款,美国财政部还向美联储提供 250 亿美元的信贷保护。这样,被挤兑的商业银行不需再打折抛售资产,资产负债表也就不会因此恶化。
美联储表示,BTFP的规模足够大,能够覆盖所有未投保的存款。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FDIC发布的联合声明还表示,从3月13日(周一)开始,硅谷银行的储户可以支取他们所有的资金。
这些举措显然有助于迅速消除储户恐慌,储户不必再去银行挤兑,可以有效地防止风险进一步传染。
二、硅谷银行倒闭可能会导致美联储提前结束加息。
此前3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上称:近几个月,通胀一直在放缓,但通胀率回落至2%还很漫长。最近的经济数据强于预期,表明利率的后续水平可能会高于之前的预期。如果整体数据暗示有必要加快紧缩,美联储就将加快加息步伐。
这个讲话导致市场上调了对加息次数和幅度的预期,此前预期3月22日、5月3日各加息25bp,上调为3月22日加息50bp,5月3日加息25bp,6月中旬或7月下旬还可能再度加息25bp。硅谷银行的倒闭,将促使美联储关注加息对金融机构资产端、从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提高对通货膨胀率(核心PCE)的容忍度,放缓加息预期,或者提前结束加息。
三、对A股没有实质性影响,只有短期的情绪影响。
上周A股调整,主要原因:
1)投资白酒、医药的资金获利出局;央国企冲高回落;整车价格战导致3月10日汽车股大跌;TMT、军工独木难支。
2)3月10日(上周五)硅谷银行影响了A股市场情绪。
鉴于我们认为硅谷银行倒闭不会造成全美金融行业流动性危机,因此对全球金融市场不会有大的影响。对A股的影响只限于情绪层面,A股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如果出现短期调整,预计后续可能会出现均值恢复。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章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章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3-03-16/doc-imymaccv4531725.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