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邮储银行理财投诉量居大行之首,刘建军财富管理转型战略遇挫?

头像
张财神



着资管新规的正式实施,银行理财行业步入了发展新阶段。在此背景下,银行在客户服务方面是否有所提升?刚刚过去的2022年银行业理财类消费投诉情况如何?哪些银行理财类业务消费者投诉量大?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量为10139件,占投诉总量的4.35%。其中,邮储银行投诉量最多,数量为1988件,占理财类业务投诉总量的19.61%。


(图源: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银保监会公开数据制图)

由上图可看出,邮储银行理财业务投诉量最多,始终位列国有六大银行第一位。细分来看,邮储银行2022年前三季度理财业务投诉量分别为877件、540件、571件,合计投诉量1988件,占国有银行理财业务投诉总量的39.49%。

同时,在理财类投诉占比方面,邮储银行2022年前三季度理财投诉占该行消费投诉总量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国有银行。邮储银行2022年第一季度涉及理财投诉量占投诉总量的26.38%,第二季度理财投诉占比为20.27%,第三季度理财投诉占比为18.73%。

而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3195件,占投诉总量的4.2%。

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理财类业务投诉1494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7.5%;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理财类业务投诉1051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3.5%。

这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02件。邮储银行571件,占邮储银行投诉总量的18.7%;工商银行212件,占比为5.5%;农业银行209件,占比为7.0%;建设银行195件,占比为5.5%;中国银行163件,占比为6.1%;交通银行144件,占比为3.8%。


图源: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

(图源: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通报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涉及邮储银行理财业务投诉主要集中在“ 理财产品欺诈” 、“ 收益作假” 、“ 存款变保险” 等方面:





而知乎上一位用户于2022年8月6日发布的《深坑“邮政银行诱导存钱用户购买“理财”保险” 》的帖子更是把邮政银行涉嫌诱导存钱用户购买“理财”保险的过程描绘的场景感十足:

朋友的亲身经历,望避雷

事情起因是我去邮政银行存钱,让邮政员工帮我存死期的,但是她推荐一个我存5年的(五年后可以连本带利取走),每年2万,利息挺高的。我表示明确拒绝后,她一直拿着我的卡也并没有按照我的意愿办理存钱业务,而是一直拖, 跟我推销他们的保险,(工作人员说的一直都是存款,是存钱的方案,其实就是一种保险) 在推销期间我还是表示拒绝,但是工作人员还是一直想让我购买他们的保险, 还说送东西啥的,即便我再次拒绝,工作人员还一直想让我购买保险,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收益高的存款方案。

我个人认为这是邮政工作人员一直诱导我,引诱我去购买他们的保险, 后来因为自己确实被他们的洗脑诱导了,但是因为我自己不懂理财也没有什么钱,他们让我存两万,也不敢存2万,于是工作人员说存一万也是可以的,(工作人员说的一直都是存款,后来上当了发现是一种保险) 刚开始不知道是保险, 工作人员把我忽悠到签字啥的才看到是保险, 后来问这是什么保险。工作人员说的啥我也是半懂半迷, 听不太懂到底什么, 推荐的时候还说利息非常高, 自己根本了解不透工作人员保险是啥东西,就连上面那个现金价值刚开始我都看不懂, 都是 5个月后发现被坑了, 才去了解的。

5年后根本拿不到啥钱,这不是在骗人嘛。找邮政退邮政方表示不给退全款, 说办理那个业务那字是我本人签的, 但我觉得是邮政银行诱导我让我买的, 她们一直诱导我让我买,明明是存钱怎么就变成保险了, 邮政银行这是在误导消费者。我当时也忘了录音很气,邮政银行只顾自己的利益 一直让消费者去买保险,其实呢完成业绩,自己提成是非常的高。我去办理存钱业务一直不给我按照我的要求存死期,便要推荐保险,期间我拒绝至少10遍,但还是拿着我的卡不给我办理我需要的业务,推销他们的产品很是过分 ... ...

值得注意的是,对邮储银行而言,理财业务成为投诉重灾区,还远不是第一次。

据2022年3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通报的202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显示,整个2021年,涉及银行理财类的投诉全年共有16614件。

这其中,邮储银行理财业务投诉量再次连续4个季度投诉量居首,格外显眼。


( 2021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表,来源:金融界资讯 )

这些年,邮储银行营收和净利润都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尤其是新任行长刘建军2021年到任后,提出了大力往零售银行和财富银行转型战略,邮储银行开始往理财和财富业务集中发力,并提出了要打造优秀财富管理银行的目标。

其具体实现手段,正如刘建军在2022年邮储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所言,邮储银行将坚持不懈推进财富管理战略,将网点、客群、储蓄存款等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财富管理发展优势,实现储蓄银行向财富管理银行的快速蝶变。

公开数据也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个人客户6.44亿户,AUM(资产管理)规模达13.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3% ,财富客户突破400 万户,达406.0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98%。


邮储银行 行长 刘建军

在空降邮储银行前,刘建军长期在招商银行就职,有着招行财富管理体系总策划和招行“零售之王”主要创建人之美誉 。显然,往财富管理和理财业务转型,刘建军似乎志在必得。
但问题是,向储户挖潜,向财富管理和理财业务要利润,前提必须是尊重客户而不是忽悠客户,更不能欺骗客户,必须尊重客户的意愿和体验,真心对待客户的投诉。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放任理财业务投诉量继续增长,最后不仅会失去客户,邮储银行向财富管理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恐怕也将遭遇严峻挑战。

4166件投诉,到了该值得邮储银行和刘建军行长重视的时候了。

你在银行购买理财遭遇过哪些坑 ?你对邮储银行财富管理转型怎么看?欢迎与老枪财经互动讨论。

参考资料:

1,《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 作者: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

2,《 315银行投诉榜》 ( 作者:金融界);

3,《 2022年前三季度银行理财投诉透视》( 作者 :金融研究院);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VT7C4BA0553EHF3.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