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老马观点|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二,投资:太多投资是无效而浪费的

头像
张财神

经济学上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贸、内需、投资”三驾马车。



开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大力引进外资与对外贸易,在外贸领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外向型贸易大国。



在外贸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内需却迟迟提不上来。



在这种三驾马车中的“内需”不旺的情况下,政府愈发强化了对另一驾马车即“投资”的赋能。



我们此处所说的投资行为,主要是指政府所推动的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就必须要钱可投。



钱从哪儿来?



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与土地财政。



但是,即便这两块加起来,对于政府所主导的大基建与大项目投资,依旧是不够的。



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大政府的模式,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都被用到了政府的行政支出上,能留给基建与项目投资的钱并不多。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货币增发,也就是印钱投建设。



可这钱不能乱印啊,于是,政府便将人民币与外贸创汇挂起钩来,以确保人民币的安全。



也就是说,用国内增发的人民币,来平衡国内价值与外贸创收两块。



货币增发之后,这些钱便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到政府主导的基建与项目投资上。



按经济逻辑来说,政府进行投资,也是一种正向的经济行为,是利国利民的。



不仅可以搞好基础建设,而且对政府导向类的项目,也构成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同时,也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带动周边产业链发展,并增加就业岗位。



从而形成,用政府投资,实现“基础建设、项目推动、内需拉动、就业扩展”等多项价值。



可是,由于政府投资缺乏透明与监管,却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量的投资是无用无效的,这些投资是一种完全的浪费。



这些浪费的投资表现在许多方面,有些是荒郊野外无用的工业园区,有些是马路不停地翻建,有些则是用不上的楼堂馆所及面子工程,有些则是对许多项目的胡乱补贴等等。



二是,大量的投资,并没有在准备拉动的产业链及就业岗位上进行分配,而是变成灰色收入,进入了少数人的腰包。



一个工程项目,可能80%甚至更高的利益,被极少数权钱结合的人占为己有。



而参与项目建设、配套与工作的企业与人员,则只能获得到极少的利润与收入。



这样一来,原本良好的初衷并没有实现。



靠政府投资并没有带动周边产业与提升内需,反而导致腐败与财富更加的集中。



敬请关注“老马观点”。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HV3V0N480519WMB4.html?spss=backflow-index-hotlist,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