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是时候检讨“腾笼换鸟”政策了

头像
财神

决策者们是时候考虑:



一个城市不可能只发展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行业,因为一座城市不可能仅仅有高智商高学历的人,也会有低智商低学历的人,城市里面的人,总会有人从事不同层次和他们所擅长的工作。只着重发展几个高端行业的城市,最终会是一个畸型城市。 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像计划经济年代建设二线那样,说迁走就迁走,每个劳动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都有当地千丝万缕的关系,设备能走,管理、技术人才难走。 一个行业在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会有其背后深刻的原因。有其创立,也有其发展和成功的原因,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商业网络和生产链。行政的过度干预,不一定能有持续发展能力。



“腾笼换鸟”,腾走的,有可能是去了你想它去的地方,也有可能它去了别的地方,更有可能直接搞没了。腾出来的地方,不一定是一个工商业用地,也有可能空出来的是一个寂静的铁锈区。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是工业化,工业化包括所有的高端工业,也包括低端工业,同时也应该有其他第一、第三产业所构成的平衡经济。



我们的决策者们要高度留意,“腾笼换鸟”不要变成把国内已经很强大的制造业拱手让给东南亚或其他国家,白白牺牲改革开放多年的工业成果和制造业工作职位。



案例一:



英国的衰落,从崇尚跨国经济、数字经济、金融经济开始,从一个“世界工厂”到2019年制造业产值只有GDP的8.59%,国家经济彻底“空心化”。英国衰落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消耗及其殖民地的丟失,更重要的是英国人没有跟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步伐。作为传统的“欧洲搞屎棍,英国在“俄乌战争”中是最积极的,但是也是有心无力的,这是去工业化的恶果之一。



案例二:



俄罗斯的衰落,是极端依赖重工业,轻工业薄弱,国家经济畸形,点错科技树,而且经济布局也十分倾斜,当苏联解体失去在乌克兰,俄罗斯沦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小国,连维修现有的航母和军舰都很困难,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为生。俄罗斯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能把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只放在一个地区发展。



案例三:



美国依然是工业的王者,只是现在它极端依赖高科技和某个行业的高端部分,这导致最终只有飞机、汽车、军火等高端制造业,和没有生产力的研究中心和企业总部,但是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近年提出了“美国再工业化”的口号,摆出架势要重夺制造业的阵地。



案例四:



香港特区的窘境,是制造业大量迁到深圳等珠三角洲城市后,本地工业彻底衰败,变成了单纯的金融和贸易城市,经济太单一,抵抗经济封锁能力几乎为零。香港虽然有多座排名靠前的大学,但是优秀学生主要集中在医学、法律、金融和建筑方面,其他理工类学科即使有,毕业后也没有产业可以从事,不但是工业,香港现在连农业也已完全丧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HUCC694S0552BKA8.html?spss=backflow-index-hotlist,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