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在北京做医药贸易可以挣不少钱,然而我放弃了,回到家乡庐山创业,当时家里人都不理解,但我毅然这样做了。”说这句话时,江西省庐山市政协常委、九江捷豹药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亮眼里透露着光芒,声音干脆。
庐山是杏林文化的发源地。他出生的地方,离杏林遗址只有十多里路。由于母亲和舅舅都是乡村郎中,他从小就听说过董奉杏林的故事。2016年,陈家亮第一次当选庐山市政协常委时,就提交打造庐山杏林文化的提案,建议弘扬杏林文化,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
艰苦创业的北漂
2001年,农村娃陈家亮到北京闯荡,成为一名“北漂”。那时候,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活自己,为此,他干过物业管理员,送过桶装水,打过食堂零工,当过工地小工,但这些事情不足以让他有很好的发展。
念念不忘,必有反响。陈家亮从小在母亲和舅舅的熏陶下,对医疗健康有亲切感。在北漂的日子里,生活不尽如意,就想进入医疗健康行业。两年后,在他不断努力下,终于成为一名医药销售。他非常能吃苦,坐公交跑遍了北京18个区县所有的药店、医院,有些药店之间距离很长,他走路都磨平了好几双皮鞋。
陈家亮坚持了四年,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一创业。2007年,他成立自己的商贸公司,主要代理保健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刚开始,公司没有资金,很多产品都代理不到,生意很不好。公司也请不起人,只有他和女朋友,开起了夫妻店。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公司业务经常半个月都开不了张,但女朋友还不断鼓励他继续努力。他没有客户就找厂商介绍,没有经验就一点点积累,经过一年多时间努力才跑开市场。
2008年以后,医药销售正处于市场红利期,他代理业务正是红火起来,并逐渐打开全国销售市场,公司盈利状况很好,一度下游药店客户达到5000余家。
有一些积蓄的陈家亮总想着回老家做点事,于是,就跟朋友在庐山开了几家药店。正是这件事情,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发展方向。
自主研发的创新者
2012年前后,陈家亮在庐山开的药店营收不好,几个合伙人一商量就把药店卖掉了,准备在庐山投资3000多万元建厂。听到陈家亮回乡创业的决定,家人都表示反对,不理解他放弃在北京发展的行为。但陈家亮心里明白,回乡创业,做医疗器械,始终是想帮到更多的人。
回乡创业初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他在北京一直从事商贸行业,没有接触过生产工艺,老家当地也很难招到专业的生产、管理技术人才。为掌握生产工艺技术,他买了很多专业书刊,从网络上查找资料,做大量实验,积极向业内技术人员请教,并专门聘请一名南昌大学材料系博士担任公司技术顾问,与南昌大学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成为该两学院学生实践基地。
在重点项目开发上,他和团队发扬工匠精神,刻苦钻研。2021年,公司重点开发通气鼻贴项目,为此,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集全公司的资源,着力解决通气鼻贴弹力截切技术。
事情起因是2021年1月,因石家庄疫情原因,通气鼻贴的主要成份弹力条断货,导致有四五百万鼻贴不能按时交付给客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客户流失。在这种情况下,陈家亮立下决心,自己造一台精密栽切机,造出一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设备出来。
为了实现梦想,公司准备100万元启动资金,陈家亮和技术团队经常加班到深夜,一起探讨截切机的原理,在脑海中想象机器的模样,用电脑画CAD图画出机器的图纸,并且自学编程把机器程序编出来,从网上和周边的设备厂买进零配件,机器主架子买截好的钢板焊机,电路根据画好的电路图安装,直到2021年4月基本成型。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设备经常出现问题,经过了无数个挑灯夜战,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经过了上百次的失败,一度以为要栽到3mm是个技术伪命题,很多人都建议放弃,但陈家亮和技术团队最终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从失败中找方法,最终获得成功。这台设备的成功,意味着公司已经掌握了鼻贴上游原材料生产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勤心履职的政协委员
2016年,陈家亮成为庐山市政协常委。7年来,他先后提交了《弘扬杏林文化,举办杏林文化节》《关于打造庐山市大健康产业集群》《关于尽快出台鼓励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等30余篇提案、撰写了7篇调研报告。2017年至2020年,陈家亮连续四年被评为“庐山市十佳优秀政协委员”,2019年被评为庐山市十佳最美脱贫攻坚人,2020年被评为庐山市劳模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九江市营商办聘为九江市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
杏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名词,也是庐山文化的瑰宝。2009年9月16日,来自中国200多位中医专家相聚庐山寻根问祖,中华中医药学会授牌,确认庐山是中国中医杏林文化发源地。2021年在庐山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上,陈家亮提出“发挥庐山中医杏林文化发源地优势,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强生物医疗产业招商”等意见建议。
近年来,陈家亮带领公司员工致力弘扬董奉杏林文化,发扬中医药健康事业,打造千亩艾草种植基地及艾炙深加工,把庐山杏林艾草等打造成畅销品牌。
弹指一挥间,陈家亮返乡创业已有十余年,但他并不满足,仍然在努力开拓市场,力求为家乡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陈家亮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和称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他会继续追逐梦想,不断强大,回馈社会。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2-24/doc-imyhuqpt1752242.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