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甘肃建投投资建设的柳红铁路建设现场。(资料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24日电 (杨亚斌 张国玺)近年来,甘肃建投坚持以“投”为引领,以“建”为依托、以“产”为支撑,投建双驱、产融结合的发展思路,稳步实施综合性改革,着力提升“融、投、建、管、退”一体化运作能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发展之路。
2022年,甘肃建投签约订单1496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营业收入867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企业连续11年荣膺“中国企业500强”,攀升至第291位。
以“投”为引领,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
甘肃建投围绕破解融资难题,成立了华陇国际产业投资公司,开展专业化投融资运作和管理。出资参与组建惠新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商业保理公司,收购华陇国际保险经纪股份公司。探索“基金+产业”模式,发起设立甘肃省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张掖子基金)、甘肃国综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和甘肃华陇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三只基金,总规模31.6亿元。
图为甘肃建投建设的甘肃省政府为民实事保障房项目。(资料图)
围绕“投建营一体化”转型,甘肃建投积极创新投资建设模式。投资建设了金昌市城市更新行动补短板PPP项目、兰州高新区定连智创园等重大项目,2022年实施新投资建设模式项目139个,总投资额329.64亿元,同比增长63.82%。以BOO模式投资建设的柳沟至红沙梁铁路专用线项目,开创了甘肃建投投资―建设―运营铁路的先河。
以“建”为依托,打造建筑安装产业链链主企业
2022年,甘肃建投投入科技研发费用5.15亿元,组织开展科技攻关项目403项。2021年以来,获得“鲁班奖”1项(累计获得18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8项。
与此同时,纵向提升投资、咨询、勘察、设计以及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能力;横向持续拓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领域业务布局,形成了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2022年,甘肃建投省外市场实现订单307.92亿元。作为甘肃最早“走出去”的企业,甘肃建投相继在非洲、南美洲、东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耕布局,特别是去年以来,该集团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影响,先后承接了肯尼亚道路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供水项目等一批海外重大项目,实现订单9.09亿美元。
图为甘肃建投投资建设的环球港建设项目现场。(资料图)
以“产”为支撑,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甘肃建投先后在兰州新区、天水、榆中投资建设了三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形成西北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投资12亿元建成年产碎石1000万吨的西北地区最大砂石骨料生产基地―永靖绿色建材生态产业园,组建成立“绿色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成功打造全国砂石行业首个5G智慧矿山。
甘肃建投投资新建康乐县工业园区,其中已投产的井道式施工升降机填补了西北区域空白。以“智能制造+智慧服务”模式成功中标9亿元巴基斯坦信德省城市固废收运项目,实现了“制造+服务”双出口。甘肃建投重工科技公司成为甘肃唯一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并获批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
本文转自 中国新闻,原文链接:http://www.gs.chinanews.com.cn/news/2023/02-24/357701.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