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怎么止盈和再投资?这儿有几个实用建议!

头像
财神

投资者提问

基金赚钱之后,什么时候卖比较好?赎回到账的钱,又该怎么投资呢?

亏有亏的吐槽,赚也有赚的苦恼。基金赚钱之后,就免不了萌生落袋为安的想法,但什么时候卖,卖了之后资金如何再配置,又成了困扰基民的另一个问题。

那么今天,小广就围绕止盈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吧。

01

3大止盈策略了解一下

目标止盈法

目标收益率止盈法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止盈方法,适用于目标明确的投资者,也因其简单易上手,同样适合小白萌新们。

使用这个方法只需要做一件事:确定一个目标收益率(比如10%、20%或30%等等),等持仓收益率到达目标后,无论市场后面还会不会涨,果断赎回。

这一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达到目标收益率就赎回,没达到就放着”。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如果遇上大牛市,要是收益目标定得比较低,可能会提早出局。

最大回撤止盈法

所谓“最大回撤”,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在净值下跌出现一个谷底时,谷底的最低点与谷底之前的最高点之间的差值,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最大回撤止盈法,简单来说就是事先设定一个最大回撤阈值(比如5%、8%等等),在持有的基金实现了一定收益后,每日监测基金净值的表现,如果出现了回撤且累计幅度超过了设定好的最大回撤值,就止盈卖出。

举个例子:假设最大回撤值是5%,某基金收益率经过一波上涨后达到25%,这时我们还不用赎回。一段时候后,市场开始回调,该基金也紧跟着下跌,这时只要累计跌幅超过了5%,就执行赎回。

这种最大回撤止盈法,会比较适合一直上涨的行情(牛市),可以让我们在实现一定盈利的情况下,仍有观望的机会,降低过早卖出的概率。但它也意味着无法在最高点位卖出,即赎回的净值一般是次一级的高点。

估值止盈法

我们常常会听到“低估买入,高估卖出”,这里说的其实就是“估值止盈法”。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指数基金,以及一些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主题类产品(如光伏主题、医疗主题基金等)。

具体做法是根据指数目前的估值分位情况,来判断是买入还是卖出基金。

举个例子,要是指数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高分位区间,那就可以考虑止盈了。就算不止盈,也得注意控制仓位,不要把仓位加得太高。

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三种止盈方法,都可以再叠加“分批”这个操作,不一定要一次性全部赎回。

拿最简单的目标止盈法举例,我们既可以在盈利20%时全部赎回,也可以划定几档止盈线,比如划20%、25%、30%三档(也可以设置其他数值,看个人需求和偏好),收益率到达一档,就止盈1/3。

02

资金再配置的3种方法

基金止盈之后,赎回的钱也很少就这么干放着,那么资金又该如何再配置呢?同样跟大家分享3种方法:

转配更稳健的产品

如果短期内有大资金的使用计划,例如买车、买房等等,止盈获利的资金就不建议再进行高风险的投资了,以免耽误正事。可以考虑转投一些波动相对更小的产品,例如固收+、短债或是货币基金等等。

另一种情况是当股市涨完一轮,回调的压力逐渐增大,如果不希望冒太大风险,止盈后也可以暂时转投稳健类产品,同时观察股市走势,择机而动。

以定投方式再次入场

如果大家希望配置得更积极一点,但又担心市场后续会有波动,那也可以考虑以定投的方式投放资金。

定投“少量多次”买入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波动风险。像当下这种比较震荡的行情,其实也是比较适合定投的。

温馨提示,若大家做的是指数投资,定投时要注意估值,可以考虑转投估值更低的指数提前布局,若仍坚持投高估的指数,则要注意控制仓位。

选择投顾服务

如今市面上的基金数量超过一万只,个人选基的难度不断加大,同时近年来A股行业轮动加快,择时也成了大问题。

当我们对后续的投资方向、基金挑选都两眼一抹黑,也可以考虑选择基金投顾服务,把选基和择时的难题都交给专业基金团队去解决。有个账户管家帮忙打理资金,我们也能留出更多时间给工作和生活。

风险提示: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U72OBL60540MBU3.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